審定編號:浙(非)審菌2014001
品種名稱:慶灰152
作物名稱:灰樹花
選育單位:浙江省慶元縣食用菌科學(xué)技術(shù)研究中心
選育人: 吳應(yīng)淼、吳銀華、姚庭永、周知群、葉長文
品種來源:野生灰樹花馴化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年多點品比試驗兩茬菇平均產(chǎn)量526.0克/袋,生物學(xué)效率75.1%,比對照‘小黑汀’增產(chǎn)13.8%,增產(chǎn)顯著,與‘慶灰151’差異不顯著。
特征特性:屬中溫偏高溫型菌株,菌絲生長適溫20~25℃,原基形成適溫18~22℃,子實體生長溫度12~28℃,適溫17~22℃。子實體叢生,分枝密,朵型緊湊,重疊呈覆瓦狀,朵形大,直徑10~20厘米。單片菌蓋扇形或匙形,直徑2~8厘米;菌柄白色,呈不正圓柱形,長2~4厘米,較‘小黑汀’、‘慶灰151’短。蓋面淺褐色至灰褐色,有細(xì)絨毛,背面白色布滿管孔,管口呈多角形不規(guī)則排列。菌肉白色,厚2~5毫米。鮮菇折干率明顯高于‘小黑汀’,與‘慶灰151’相近。
栽培注意事項:春季栽培2~3月接種,5~6月出菇;秋季栽培6~7月接種,9~11月出菇;覆土栽培一般選擇7月覆土,9~10月出菇。原基形成期要保持比較恒定的溫度,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0%~70%,出菇期保持溫度15~20℃、空氣相對濕度85%~95%。
審定意見:該品種屬常規(guī)種,耐高溫能力較強,菇柄短、商品性好,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優(yōu)。適宜浙江省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