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科技發(fā)展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國科學家通過基因組設計培育出雜交馬鈴薯,并用雜交種子繁殖替代傳統(tǒng)的薯塊繁殖。那么改良后的馬鈴薯能否解決病蟲害等問題,在口感上又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呢?何時能用上馬鈴薯種子呢?
央視節(jié)目《透視新科技》四集系列片《育種新說》第二集“馬鈴薯的新生”邀請到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深圳農業(yè)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黃三文和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研究員王韌,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
馬鈴薯用薯塊繁殖的由來
馬鈴薯原產于南美的安第斯山脈,在自然界中,野生的馬鈴薯主要是二倍體,它既可以用種子繁殖,也可以用莖塊(薯塊)繁殖。但是野生的馬鈴薯個頭很小,產量也很低。
在幾千年前,以馬鈴薯為食的印第安人為了得到高產的馬鈴薯,他們就把吃不完的馬鈴薯埋在地里,等它發(fā)芽、開花、結果。
在自然馴化的不斷改良選擇中,原本二倍體的馬鈴薯突變?yōu)樗谋扼w,個頭變大,產量也提高。從此,人類馴化之后的馬鈴薯一直用薯塊繁殖后代。
為什么不用種子繁殖馬鈴薯?
以人來舉例,人屬于二倍體,其中一倍體來自于父親,另外一倍體來自于母親,人有兩套染色體,水稻和玉米也是二倍體。
而野生的馬鈴薯是二倍體,在栽培過程中突變成了四倍體,也就是說馬鈴薯有四套染色體。這導致馬鈴薯種子高度分離,從四倍體上收集的種子再播種下去之后,長出來的樣子可能千姿百態(tài),很難保持優(yōu)良性狀。
正是由于馬鈴薯本身的特性,所以育種特別困難,培育新品種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以至于在美國,100年前的一個老品種還在繼續(xù)種植,這在其他作物上比較少見。
而今,科學家又是如何通過基因組設計培育出馬鈴薯新品種呢?
新品種第一代種子如何培育出來的?
根據(jù)遺傳學規(guī)律,要想培育出一個馬鈴薯的優(yōu)良品種,需要找到馬鈴薯可以互補的母本和父本優(yōu)良的基因進行組合。
然而傳統(tǒng)的四倍體馬鈴薯是靠莖塊種植,無法利用基因組設計出性狀穩(wěn)定的馬鈴薯種子,于是我國的科學家利用二倍體馬鈴薯進行基因組設計,改良了馬鈴薯的基因,培育出了馬鈴薯種子。
在這個研究過程中,科學家面臨兩個“卡脖子”問題:
一是自交不親和,指植物自花授粉后不會產生種子。
四倍體用種子繁殖的話,無法實現(xiàn)一致性,所以只能切塊繁殖,也就是無性繁殖。不同的薯塊之間屬于同一套基因,這樣就實現(xiàn)了一致性。但有性繁殖的話,必須要把四倍體變成二倍體。二倍體有一個特點,即自交不親和性,就是自己跟自己授粉接不了種子,所以首先要打破這個自交不親和性。
通過基因組編輯技術敲除了控制馬鈴薯自交不親和的基因,篩選到了這一基因的天然突變體,并克隆了來自野生種的自交親和基因,徹底解決了自交不親和的問題。
二是自交衰退,指生物在自交之后出現(xiàn)生理機能的衰退。
這就好比近親不能結婚,否則會導致很多遺傳疾病。由于長期無性繁殖,馬鈴薯累積了大量隱性有害突變。一旦自交后,這些突變就會顯現(xiàn)出來,導致“自交衰退”。通過基因分析,科學家把這些有害基因進行了淘汰。
克服了這兩大障礙,科學家才培育出來整齊一致的馬鈴薯二倍體的種子。
▲“優(yōu)薯1號”
種子繁殖馬鈴薯有哪些優(yōu)勢?
第一,降低農民的種植成本。馬鈴薯種子體積小,重量輕,一畝地只需2克種子。如果用馬鈴薯原薯來種的話,大概需要500斤。馬鈴薯種薯的價格大概是1元/斤左右,種薯成本在500元左右。而使用種子的話,成本預計會大大降低。
對于非洲一些國家來說,馬鈴薯的年消費量和種植量都在快速上升,例如,盧旺達、馬拉維馬鈴薯每年的人均消費量達到112公斤,而當?shù)貨]有鐵路,公路交通又不方便,用種子的話能方便農民生產。
第二、育種速度會大大加快。如果用四倍體育種,周期是10-15年,但是用種子育種,周期縮短到3-5年,只有之前的1/3。
第三、和傳統(tǒng)種植方式相比,使用種子繁殖能夠節(jié)省大量馬鈴薯種薯用田。
第四、薯塊種植容易感染病蟲害,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馬鈴薯晚疫病,它能通過薯塊帶菌傳播。直至今天,晚疫病仍然是馬鈴薯生產中的一大問題,一般會造成減產20%-40%,嚴重時甚至絕收。除了晚疫病以外,馬鈴薯還會受到其他病害的侵擾。和薯塊繁殖相比,在病蟲害的防治上,用種子繁殖是一個非常有力的突破點。
“優(yōu)薯1號”表現(xiàn)如何?
新培育出的雜交馬鈴薯是否已經大面積推廣種植了呢?目前研究結果已從實驗室走到了實驗田,培育出的“優(yōu)薯1號”在田間實驗中表現(xiàn)出色。
它的畝產量高,和傳統(tǒng)品種接近,在2.5-3噸/畝,具有顯著的產量雜種優(yōu)勢。
該品種干物質含量比較高,一般的馬鈴薯品種干物質含量大概在20%,優(yōu)薯1號大概能達到26%左右,吃起來面面的,口感好。
這個品種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顏色金黃,營養(yǎng)價值高。
還有哪些技術難關需要突破?
下一步,新品種還要從實驗田走進農民的生產田。“優(yōu)薯1號”還需要改良抗病性和光周期的適應性,讓雜交馬鈴薯不僅能在南方栽培,還能在北方栽培。同時,飼料性專用的馬鈴薯品種也正在科學攻關過程中。
據(jù)規(guī)劃,“優(yōu)薯計劃”已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接下來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和第三個“五年計劃”將分別解決產業(yè)化涉及的關鍵問題,開始小規(guī)模推廣,以及培育出一系列滿足市場需求的新品種,并大面積推廣。未來將會有更多馬鈴薯食用性品種及飼料性專用品種問世。
來源丨CCTV-10科教頻道 中國蔬菜綜合整理
編輯丨農財君
聯(lián)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yè)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