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九月份,西北地區(qū)的制種玉米陸續(xù)成熟,甘肅張掖迎來了制種收獲高峰。
今年當?shù)氐闹品N人工進一步上漲,繼抽雄人工突破500元/天大關之后,收獲人工也突破400元/天。
隨著勞動力日益短缺,用人成本不斷上漲,玉米制種全程機械化已是大勢所趨,目前國內主要的制種基地均在摸索實踐。
玉米制種全程機械化有兩大關鍵,一是花期抽雄,二是收獲。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的現(xiàn)狀如何?在推進中有何難點?需如何解決?
張掖某地,制種農戶將收獲的制種玉米裝箱發(fā)運。受訪者供圖
01
掰玉米人工突破400元/天
繼抽雄人工突破500元/天大關之后,張掖制種玉米的收獲人工也突破400元/天。
張掖的制種玉米收獲,最早始于9月1日,大部分從9月15日開始,最近幾天正是收獲高峰期,最遲將于10月5日前后結束。
高峰期帶來人工緊缺。“人是兩三天之前預訂的,當天找人是找不到的,除非出的比別人的價格高。”“一天管兩回饃饃、牛奶、礦泉水、飲料,中午管飯。”多位業(yè)內人士向農財君表示。
人工價格也水漲船高:最開始在180~200元/天,持續(xù)幾天后,從9月12日開始幾乎一天一個價,9月14日在330元,15日在360元,20日已預定的在450元。
張掖某地,散戶將收獲的制種玉米運到指定地點。
據了解,9月18日,張掖各個鄉(xiāng)鎮(zhèn)掰玉米的人工在360~480元,較去年上漲50~100元。
“臨澤這幾天的工價還在往上走,掰玉米是350~360元一天,估計會漲到400元左右。”“目前來看,估計最高480元一天也就見頂了。”
今年張掖的制種基地還從河南、四川、山東來了一部分“外援”。“本地人一天可以掰到一畝地,外地人三個人掰一畝地。”“本地人更熟練,有些品種一人一天可以掰一畝七八分,有些只能掰一畝。”
9月15日剛收獲的制種玉米。受訪者供圖
02
機收成本約80元/畝
一臺機器一天可收150畝
“現(xiàn)在能找到的工人都在五十歲以上,再過幾年都找不到人,機械化肯定是趨勢。”機械化是減少勞力、降低成本的關鍵,制種全程機械化日益成為行業(yè)公認的發(fā)展方向。
具體到玉米制種,抽雄、收獲是用工的“大頭”,國內主要基地在其他制種環(huán)節(jié)的機械化水平較高,但機械化抽雄、機械化收獲始終是“老大難”。
張掖某種子公司正在嘗試機械化收獲,但效果并不理想。“收的雜質,像苞米桿、苞米皮、苞米葉都特別多。”該公司負責人表示。
“張掖的制種玉米收獲仍以人工為主,收獲的種子破損率低,質量也更好。”某業(yè)內人士認為。
不同于張掖,新疆的玉米制種收獲已基本實現(xiàn)全程機械化。
“昌吉制種玉米幾乎全部是機收。”“進口的收獲機械很好用,收獲時采用揉搓式,而非簡單的機械擠壓,對種子的損壞程度很小。”新疆某種子公司負責人表示。
新疆伊犁于9月19日舉辦制種玉米收獲機技術培訓及現(xiàn)場作業(yè)演示。
在伊犁,當?shù)赜袑I(yè)合作社提供制種玉米收獲服務,每畝收獲成本在80元左右,一臺機器一天可以收獲150畝,還能實現(xiàn)夜晚作業(yè)。
今年伊犁河谷的制種面積上升很快,后期能否正常成熟及烘干設備是否跟上引發(fā)業(yè)界關注。
就在近日,在伊犁州伊寧縣現(xiàn)代農業(yè)(種業(yè))產業(yè)園,當?shù)啬撤N子公司率先投產運行1200噸/批玉米果穗烘干廠建設項目,緩解伊犁河谷玉米果穗烘干緊張的壓力。
“隨著果穗烘干配套后,伊寧縣可以實現(xiàn)玉米種子不落地,全程需要的人工也很少。明年還計劃完善庫房倉儲等設施。”當?shù)啬撤N子企業(yè)負責人表示。
伊犁優(yōu)越的制種環(huán)境吸引越來越多種子企業(yè)入駐,“要學習張掖制種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不斷提升烘干加工產能,穩(wěn)定土地流轉價格。”
制種玉米機械加工過程。受訪者供圖
新疆禾旺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在伊寧縣新建成玉米果穗烘干廠。受訪者供圖
03
機械抽雄需制宜推進
小型抽雄機亟待研發(fā)
今年早些時候的抽雄季,張掖某種子公司在機械化抽雄時也遇到一些困難。“大型抽雄機不適用于分散的小田塊,機器在田里沒辦法轉彎,國內也有機械公司在模仿國外研制大型抽雄機,但距實際應用還有差距。”
張掖另一規(guī)模較大的代繁公司年制種面積約5萬畝,但機械化抽雄水平為0。“目前國內還是沒有合適的機器,進口設備體型大,進不了張掖分散的小田地塊。”
今年制種玉米抽雄季,張掖某制種基地的人工抽雄。受訪者供圖
“很多地塊最近兩年才平田整地,地力不均導致苗勢不均,機械不好施展,機械抽雄下來效果不好。”“改田塊的可能性也不大,大面積流轉整地的成本高。”“研制小型抽雄機或是最佳選擇。”多位張掖制種業(yè)內人士認為。
新疆華西種業(yè)從國外引進兩臺抽雄機,“今年沒有用,人能抽得過來,就不用機械。”該公司負責人表示,人工抽雄更有質量保障。
“從商業(yè)化運營角度考慮,企業(yè)在抽雄機研發(fā)上的資金投入有限。”抽雄機的科技含量較高,涉及液壓、電子和光感等設備,研發(fā)成本高,國內企業(yè)還跟不上。
還有業(yè)內人士表示,抽雄機每年就使用半個月左右的時間,但保養(yǎng)、維護、學習操作等成本較高。以后有了適用的機械,要采取購買還是租賃等形式還有待探討。“讓合適的人干合適的事。”
記者丨張植宏,感謝多位業(yè)內人士提供寶貴信息
編輯丨農財君
聯(lián)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yè)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