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臨盤街道于寨村的種植大戶馬善明,駕駛著新購置的復合播種機,僅用一上午時間就把流轉的120畝耕地全部進行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雖然忙得汗流浹背,但是馬善明臉上卻洋溢著笑容,他對“一地雙收”的復合種植模式信心十足。
連日來,臨盤街道把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作為“書記項目”,黨工委書記安排部署,通過外出參觀學習、請專家講課、安排農機政策補貼“三管齊下”,掀起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熱潮。
“玉米不減產(chǎn),多收一季大豆,政府還有補貼,這種好事怎能不搶著干?”今年夏收過后,臨盤街道后十八戶村黨支部書記蔣立軍把承包的300畝耕地全部進行了復合種植。據(jù)悉,早在臨近夏收時,臨盤街道就組織近百名群眾到山東禹城等地,深入到田間地頭,聽種植戶講解大豆玉米復合種植的好處,學習種植技術,掌握種植要領。通過外出實地觀摩,群眾心里有了底,“一季收兩茬”也就有了盼頭。
為抓好穩(wěn)產(chǎn)保供頭等大事,臨盤街道邀請德州市農科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高鳳菊現(xiàn)場授課。針對種糧大戶楊風廣反映的“除草難”,高鳳菊說:“播后兩天內噴施除草劑,表土噴霧封閉除草。田間有大草的,可加入草銨膦,噴灑均勻,不能重噴漏噴。”
“往年,聽說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能多收一季大豆,愁的是沒有專門的機械。今年不但有國家的農機補貼,還有街道提供的農機補貼。一臺8000元的大豆免耕施肥播種機,自己才花了不到3000元,真是解決了大問題。”劉玉環(huán)村村民劉富偉新購置了農機,將流轉的150畝耕地全部復合種植大豆玉米。
今年“三夏”生產(chǎn)期間,臨盤街道把發(fā)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作為主攻方向,發(fā)揮各村黨員牽頭、種植大戶帶頭,規(guī)?;藴驶七M復合種植新模式。目前,該街道已有30多個大戶報名參與大豆玉米復合種植新模式,意向種植面積達到3800畝以上,眼下1300余畝大豆開始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