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棉所、國家棉花產業(yè)技術體系研究指出,中國棉花生產景氣指數(shù)(CCPPI)2012年首次出現(xiàn)近10年來的大幅下滑,從1月的235下降到10月的185,12月回升到199。2013/2014年度將在200點上下徘徊。預測2013年棉花產業(yè)經濟走向:棉紗產量高位持平或略有增長,棉花消費呈恢復性增長;植棉面積減少,進口大幅減少;棉價呈走弱趨勢。消費疲軟、過剩與“干預失度”是當前棉花產業(yè)面臨的主要問題。供決策參考。
一、2012年棉花產業(yè)特點及問題
(一)2012年是一個豐收年景
一是播種面積減少。在“跌與漲”不利因素影響下,2012年全國播種面積7610萬畝,減少514萬畝減幅6.3%。二是單產提高。據(jù)監(jiān)測,中國棉花生長指數(shù)(CCGI)為105,表明棉花長勢好于去年半成。全國單產94.1kg/畝,增幅5.6%,其中北疆和黃河平原增產幅度最大。三是總產基本持平。監(jiān)測結果,由于單產提高基本抵消面積的減少,總產716.4萬噸,與2011年723.6萬噸基本持平;比國家統(tǒng)計局660.0萬噸增56.4萬噸,增8.6%。四是產值增,成本漲,純收益增兩成。
(二)新棉市場運行平穩(wěn),價格弱勢走低;棉價大幅下滑,國內外價差加大
一是全國農民籽棉售價為7.97元/千克,略低于去年同期的8.04元/千克。如果沒有臨時收儲政策的支撐,新棉價格將跌至2008年度的低水平。二是國內外棉價持續(xù)下滑。中國棉花價格指數(shù)(CC Index328)18917元/噸,減幅26.1%。Cotlook A指數(shù)89.24美分/磅,減幅41.7%。Cotlook A指數(shù)折合人民幣均價為13375元/噸,國內約高5542元/噸,以致進口棉配額指標黑市倒賣價飆升到3000元/噸。
(三)棉花進口創(chuàng)新高,收儲也創(chuàng)新高
一是進口創(chuàng)新高。1-11月進口460.6萬噸,同比增加203.3萬噸,增幅79.0%。其中1-10月進口金額101.27億美元,同比增55.2%;進口棉均價2356美元/噸,約14843元/噸,低于國內4500元/噸,是國內的高價棉推動了進口棉的大幅增長。二是收儲也創(chuàng)新高。從9月到12月28日累積收儲530.1萬噸,同比期增167.1%,高于2011年度的60.6%,約占2012年總產的75.0%。收儲均價19395元/噸,同比增幅3.2%,但比臨時收儲價低5.9%。
(四)棉紗產量增長,棉布產量減少;紡織品出口和消費都呈疲軟態(tài)勢
一是1-11月棉紗產量2692.6萬噸,同比增長13.5%。棉布產量346.4億米,同比增長-3.3%。二是紡織品服裝出口2308.9億美元,同比略減-0.4%。三是國內消費增長乏力。1-11月全國限額以企業(yè)(單位)商品零售,服裝鞋帽、針織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8.2%,增速回落了6.9個百分點。
二、2013年棉花產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
(一)全球經濟增長和貿易前景略好于2012年,但也更具不確定性
2013年世界經濟低速增長態(tài)勢仍將持續(x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12/12),主要發(fā)達經濟體疲軟并有再度陷入衰退的風險,美國墜入“財政懸崖”加重了經濟的不確定性。但經濟前景向好,增長速率有所恢復,預計為3.6%;全球貿易也將有所反彈,預計增長4.5%,都好于2012年。來自美歐日的“量化寬松”政策將加大我國輸入性通脹、資本流動性增加、資產泡沫和物價上漲的風險,但也有拉動出口貿易的利好。
(二)國內庫存壓力增大,消化過剩尚需時日
2013年CCPPI將延續(xù)200點的趨勢,這是消費疲軟、產能過剩與市場干預失度造成的后果。2012年新棉收儲量預計約550萬噸,加上2011年度收儲的330萬噸(已放儲30萬噸),棉花儲備量高達約900萬噸。從紡織來看,近兩年消費量下降到千萬噸級以下。從資源平衡來看,2012年度的庫存將達到776.5萬噸,也是近10年來首次出現(xiàn)的過剩問題。在嚴格控制進口條件下,預計棉花供大于求的格局仍將延續(xù)一段時間后才能消化。
(三)資源過剩抑制生產,植棉面積呈縮減趨勢
資源過剩、供大于求將抑制生產。然而,我國是棉花消費大國的地位不會改變,保持棉花生產的穩(wěn)定對保障棉花這一大宗農產品的有效供給極為重要。據(jù)中國棉花生產監(jiān)測預警數(shù)據(jù),受市場疲軟、進口沖擊與成本上漲、管理費工和局部災害等影響,農民植棉積極性下降,植棉面積將呈縮減趨勢。
(四)紡織品服裝出口和消費有望企穩(wěn)回升
一是2012年底國內經濟筑底企穩(wěn)回升。多方看好2013年中國經濟,預計GDP增長回升到8.4%。在這一大背景下,棉紡織業(yè)環(huán)境將有所改善,產能將有所恢復,庫存消化加快。棉紡織業(yè)經過高價棉的倒逼和市場洗禮已轉移了一批,也倒閉了一批。然而,紡織業(yè)畢竟是民生產業(yè)和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其社會職責堪比產業(yè)自身,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是產業(yè)結構調整的重點。二是居民消費能力回升。預測紡織品消費回升到20.0%的增速水平。三是業(yè)內認為,我國服裝出口將在較長時間內保持低位增長態(tài)勢。2012年11月廣交會紡織服裝成交額比上期下降15.5%。然而,在美歐日量化寬松政策之下出口也有恢復增長的可能。
三、發(fā)展棉花生產建議
(一)加大科技興農力度,創(chuàng)新棉花生產服務經營模式
1. 加快科技創(chuàng)新,加大科技興棉力度。在機采棉品種選育方面取得新進展;加快輕簡化、標準化和機械化技術融合集成創(chuàng)新研究,加大輕簡化育苗移栽推廣力度,機采棉內地研究示范取得新進展;加強病蟲害預測預報,切實做好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發(fā)揮“千斤棉”集成創(chuàng)新和引領示范作用。
2. 創(chuàng)新服務經營模式,發(fā)展現(xiàn)代植棉業(yè)。棉花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技術和服務的競爭,棉花生產方式的轉變歸根到底是技術創(chuàng)新和經營模式的轉變。正如十八大報告所指出的“構建集約化、專業(yè)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yè)經營體系”?;亟ㄔO、高產創(chuàng)建和各種項目投資都要在集約化、專業(yè)化、組織化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和經營模式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
(二)繼續(xù)執(zhí)行臨時收儲政策,研究出臺消化庫存的對策措施,嚴格控制進口
1. 繼續(xù)執(zhí)行臨時收儲政策,切實保護農民利益。盡管2012年棉花生產的物化成本上漲,2013年小麥價上調了9.8%,棉花比照小麥也應上調。但是,綜合平衡國內外價格,以穩(wěn)定臨時收儲價格為妥當。然而,臨時收儲的確是一把雙刃劍,在保護農民利益的同時,也抬高了國產棉價格,極大的價差大幅削弱紡織的品競爭力,可見臨時收儲有“干預失度”之虞。為此,棉紡織業(yè)一再呼吁改臨時收儲為直補值得研究。也有人提出對農民實施“年終退稅”,退還農民購買農資間接繳納的增值稅,據(jù)測算這一“暗稅”全國達5000億元,分攤到18.24畝耕地約退274元/畝,新疆約退400元/畝,不妨先在新疆嘗試。
2. 研究出臺消化收儲棉的政策措施。包括增加國儲量至300萬噸;按期貨價出售臨時收儲棉,差價由國家彌補;或采取2006年進口棉搭配國產棉銷售,但過剩消化的時間要延后。
3. 嚴格控制進口。原則上不追加配額,以盡快消化國內棉花庫存,減輕壓力與外棉沖擊。
(文章選自《中國棉花生產景氣報告》NO:333 作者: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毛樹春 馮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