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村村民給袁隆平送上粽子和自家產(chǎn)的水果。
廣西新聞網(wǎng)記者 龔文穎
隆平村。袁隆平。
11月11日這天,這兩個名詞終于緊緊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當(dāng)天,百色市田陽縣田州鎮(zhèn)隆平村的村民們,用淳樸而熱烈的儀式,迎接了“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到來。
11日下午1時30分,袁隆平剛剛為自治區(qū)各級領(lǐng)導(dǎo)干部作完前沿專題講座,匆匆吃過午飯。這時,一輛中巴車開來,79歲的袁隆平動作麻利地踏進車?yán)铮c其他專家和工作人員等一起前往百色。助手悄悄告訴記者,這次“院士團”廣西行的原計劃中并沒有這個行程,是袁隆平自己提出要去隆平村,此行的行程是在10天前才臨時加上去的。
記者向袁隆平求證這個說法的真實性,當(dāng)即得到了坦率的答復(fù):“是,我就想去看看隆平村。”
兩個半小時后,車子拐上一條小路,隆平村就在前方不遠(yuǎn)處。袁隆平坐直了身子,眼睛望著車窗外,突然叫了起來:“啊呀,真的叫隆平村!跟我的名字一模一樣!”
村口傳來一陣鑼鼓聲,幾只舞獅在人群中歡快地?fù)u頭擺尾。車子剛停穩(wěn),一兩百名村民就擁了上來,一兩百雙眼睛急切地搜尋著。
穿著白色長袖襯衫的袁隆平鉆出車外,脖子立刻被掛上一只五彩繡球。“袁院士,歡迎歡迎!”“袁老師,走這邊!”村民們簇?fù)碇∑酵謇镒摺?/FONT>
村口有一株幾人合抱的大榕樹,袁隆平停下來望了望繁茂的枝葉?!霸蹅兟∑酱?,跟袁隆平院士有緣分!”隆平村黨委書記黃興高說,一是都有共同的名字,隆平村從唐宋建村至今,這個名字基本沒改過;二是隆平村也種水稻,而且是袁隆平培育的兩系和三系雜交稻;三是隆平村旁有大片田陽縣的雜交水稻制種基地。
一本紅彤彤的榮譽證書被送上來。黃興高轉(zhuǎn)向袁隆平:“袁院士,從今天起,您就是咱們隆平村的榮譽村民!”一陣歡呼和掌聲中,袁隆平雙手接過證書,高興地打開看?!拔視M最大能力,幫助隆平村發(fā)展水稻生產(chǎn),成為先進村。”袁隆平說。
“我是隆平村村民了,那要拜訪拜訪村干部?!痹∑叫呛堑赝妩h委書記黃興高家里走。進門之前,幾名婦女端著自釀米酒上前,袁隆平把一碗“迎客酒”一飲而盡。
眾人圍坐一處,袁隆平拈起桌上果盤里的“圣女果”――水果型西紅柿端詳。得知這就是隆平村名聲在外的冬季小西紅柿,全村種植面積達(dá)5000多畝時,他連說:“百色冬季溫暖且無臺風(fēng),發(fā)展冬季作物種植,很好,很有優(yōu)勢?!?/FONT>
“世界雜交水稻之父”最惦記的當(dāng)然是雜交水稻。短暫停留后,袁隆平一行辭別村民,來到隆平村旁的田陽縣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制種基地的小樓位于一大片稻田中,奔波了一天的袁隆平爬上3樓,顯然有些疲累。他一邊扶著欄桿喘氣,卻一邊抬腳繼續(xù)往樓上走。
“袁院士別爬了,咱們把示意圖給你拿下來?!碑?dāng)?shù)剞r(nóng)業(yè)部門負(fù)責(zé)人連忙說。袁隆平停下來聆聽介紹,一眼瞥見示意圖來了,便快步走上前去。
“百色一帶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夏長冬暖且受臺風(fēng)影響很小,是全國少有的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痹∑斤@然對百色的優(yōu)勢了如指掌。當(dāng)他聽說田陽縣的水稻制種面積穩(wěn)定在1.5萬畝,其中田州鎮(zhèn)有1.07萬畝,每年銷往越南、緬甸及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水稻雜交種子有6萬多公斤時,更是面呈喜色,連說“真是想不到”。
袁隆平告訴記者,他們已經(jīng)與田陽縣雜交水稻制種基地開展了合作,主要是與農(nóng)民簽訂合同,從事超級雜交水稻的制種。從技術(shù)角度上說,制種比種植一般超級雜交水稻的要求要高,一是要保證水稻的母本和父本同時開花,二是需要人工拉繩“趕花粉”,輔助水稻授粉。但超級雜交水稻制種的經(jīng)濟效益也相當(dāng)可觀,一季的產(chǎn)量約200公斤/畝,收購價約12元/公斤,每畝制種可供150畝的大田用種。制種后的土地還可以再種兩季水稻或種植西紅柿等經(jīng)濟作物。
夕陽下,袁隆平一行踏上了歸途。中巴車?yán)锼哪_邊,放著隆平村鄉(xiāng)親送給這位村民的桔子、香蕉、西紅柿、粽子和雞蛋……袁隆平扳著指頭,望著車窗外緩緩后退的稻田說:“田州鎮(zhèn)1萬畝制種基地,就能供150萬畝大田用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