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消息,行業(yè)分析師預測,今年全球小麥進口量可能下降,主要受進口國經濟增長放緩、美元走強及國內谷物產量增加等因素影響。盡管全球小麥庫存將降至九年低位,這些因素仍將對小麥價格構成壓力。
主要小麥進口國的采購放緩可能抵消黑海、印度和美國不利天氣對小麥產出的負面影響,進而拖累國際小麥期貨價格。印尼和埃及,分別為全球第二和第三大小麥進口國,預計上半年進口需求增幅將下降。中國小麥產量增加和印尼大米產量回升將限制亞洲小麥進口需求,而伊拉克小麥產出增加也將減少其進口需求。伊拉克是中東地區(qū)最大的小麥進口國之一。
Commonwealth Bank分析師Dennis Voznesenski指出,小麥市場的一個結構性因素是關鍵進口市場的產出增加,導致這些地區(qū)進口需求減弱。當前貿易爭端等動蕩因素正促使進口國提高國內產出,以減少對全球供應鏈的依賴。
進口下降將發(fā)生在全球小麥庫存收緊的背景下,美國農業(yè)部預計到6月底庫存將降至九年來的最低水平。由于經濟增速放緩,主要買家的小麥消費量也可能下降。預計印尼今年經濟增長停滯,埃及2023/24年度經濟增速也將放緩。
盡管國際小麥價格在2024年創(chuàng)下四年新低,但由于許多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下跌,外國小麥進口成本已經上升或持穩(wěn)。印尼盾和埃及鎊兌美元匯率接近歷史最低點,預計亞洲買家未來數月的小麥進口量將下降。
具體國家情況
印尼:受美元/印尼盾匯率變動影響,印尼盾的購買力減弱,小麥進口需求下降。
埃及:今年小麥進口量可能下降。該國國家糧食采購商Mostakbal Misr在2024年12月底購買了126.7萬噸糧食,足以滿足至今年6月份的國內需求,但在1月份再度采購25萬噸糧食。貿易數據顯示,2024年埃及通過國有和私營貿易商進口總量為1,470萬噸的小麥。
伊拉克:由于作物豐收,小麥供應將有150萬噸盈余,該國將停止進口小麥用于其補貼計劃。
最后,全球小麥市場正面臨多重挑戰(zhàn),包括主要進口國需求放緩、全球庫存收緊、經濟增速放緩和匯率波動。這些因素共同作用,預計將對小麥價格產生持續(xù)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