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們村的土地荒崗薄地多,以往一年只種一季作物,畝收入僅有幾百元。如今,石城鄉(xiāng)職成教農校的老師指導俺們農田間作,土豆套種大蔥,一畝地當兩畝用,畝收入凈增4000多元,比原來增加了好幾倍。”近日,河北省臨城縣石城鄉(xiāng)魏家輝村農民魏喜嶺一邊查看大蔥長勢,一邊介紹:“這不土豆賣了個好價錢,大蔥也長起來了。”
魏家輝村多年來一直靠種植傳統(tǒng)作物維持生活,農民的收入普遍偏低。3年前,石城鄉(xiāng)職成教農校因地制宜,根據市場需要,鼓勵村民土地間作。他們通過與省農科院合作,引進和推廣了“百脈蔥冠”大蔥、“克星6號”土豆等10余個優(yōu)質品種,依托這些優(yōu)質品種指導村民開展大蔥與土豆的田間套種,發(fā)展無公害大蔥、土豆產業(yè),形成了以魏家輝村為中心,輻射周圍10多個鄉(xiāng)村的大蔥、土豆生產基地,帶動種植戶600多個,每畝可為農民創(chuàng)收4000-6000元,出產的大蔥以辣味濃烈、蔥白酥脆、產量高、生長快、耐貯藏等特點深受消費者的歡迎。據了解,今年該縣種植大蔥、土豆1萬多畝,產量達12萬噸。 王永周楊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