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轉難用工成本高專業(yè)人員少 規(guī)模制種提高效益有“三難”
“目前,種子企業(yè)通過土地流轉建立自己的規(guī)?;?、集約化、專業(yè)化、機械化的種子生產基地雖然困難重重,但這些困難是暫時的,我們認為建立自己的專屬基地是方向,這條路一定要堅持走下去。”
農民日報《現代種業(yè)周刊》編輯部:
近期看到發(fā)表在周刊5版的《規(guī)模制種收益為啥不如散戶》的文章后,感同身受!
我公司也有計劃1萬畝、后實際流轉土地1000余畝進行規(guī)模制種的經歷,目前已是進退兩難,其主要原因:
一是協調當地關系難度大,流轉的土地很難集中連片。特別是在生產關鍵時期用水用工矛盾突出,生產成本很高。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因少數人從中作梗,流轉的土地很難做到集中連片。流轉到手中的土地成本也很高,比實際使用的要高出20%~30%。
在生產時期,用水矛盾十分突出,灌水時進不來,排水時出不去。同時用工矛盾十分突出,農忙時,越忙用工要價越高。
二是散戶沒有計算用工設施成本,而規(guī)?;a必須考慮這些。一般進行種子生產要比常規(guī)種植用工多,進行種子生產雖然能夠提高單位面積的效益,但高出的效益大部分用于支付用工報酬。一般情況下生產一畝種子,可提高經濟效益300~500元,但生產一畝種子的用工要多出8~10個工,如果每個工按60~80元計算,用工費用達到500~600元,這是規(guī)?;a必然增加的成本。另外種子翻曬場地、倉儲等,散戶不需要考慮,也是規(guī)?;a必須考慮的投入。
三是種子企業(yè)沒有自己的生產專業(yè)隊伍,種子生產的機械化程度低?,F在的種子企業(yè),除了有少數專業(yè)技術人員外,基本沒有正規(guī)化的田間專業(yè)操作人員(技術農工),而要組織規(guī)?;姆N子生產,離不開長期穩(wěn)定的技術農工隊伍。另外,目前我國主要農作物種子生產的機械化程度低,主要還是依靠傳統的人工作業(yè),生產效率低,成本高。
目前,種子企業(yè)通過土地流轉建立自己的規(guī)模化、集約化、專業(yè)化、機械化的種子生產基地雖然困難重重,但這些困難是暫時的,我們認為建立自己的專屬基地是方向,這條路一定要堅持走下去。這是防侵權、防假種的重要基礎。國家應該重點扶持種子企業(yè)建設自有種子基地。1996年國家實施的種子工程重點以種子加工帶動科研和銷售兩頭,而新一輪種子工程則應以科研、基地促銷售,我們不能用過去的方法來實施新一輪種子工程。湖北省種子集團副總經理耿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