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隨著我國農村農業(yè)改革全面深入,土地流轉加快,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等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逐步增多,新型職業(yè)農民及農業(yè)經營組織對精準化科學種田、農化服務的需求將會更加迫切。今天,本版請來長年奔忙在農化服務一線的專家談談自己的調查,望對廣大農技人員有所啟發(fā)。
今年秋播時節(jié),筆者走訪河北南部時發(fā)現(xiàn),很多農民種小麥還在人工撒肥,肥料一撒了之,追肥時甚至不用泥土覆蓋。已被當?shù)貜V泛應用的小麥播種機本可實現(xiàn)種肥同播,但在保定、石家莊、邢臺、滄州等地,很多農民卻只用播種機的“種倉”播種,閑置播種機的“肥倉”不用,靠人工撒施肥料。難道農民不會算用工這筆賬么?筆者在河北保定市徐水縣正村鄉(xiāng)對種糧大戶郭桎剛進行了施肥方式調查,據(jù)筆者了解,實則不然。
近年我國肥料無論產業(yè)還是產品,本身的質量、技術水準已獲明顯提升和長足發(fā)展。但是,與之配套的農化技術服務工作卻相對薄弱,農民施肥方式偏于粗放,不夠合理精準。
機械化施肥讓農民種地越來越省工省力,在一些日用工費向數(shù)百元飆升的地區(qū),種肥同播機等施肥機械的普及,無疑成為種地農民的福音。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農化技術服務與指導,一些地方的農民對于充分利用農業(yè)機械、科學合理施肥還存在知識儲備和認識上的不足。
國家大力補貼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已有9年,各地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針對性、讓種地農民增產增收方面成效明顯。但是,上述地方農民的施肥方法卻讓這項技術的增產增收效果打了折扣。據(jù)筆者了解,各地測土配方肥推出的多為摻混肥料,如果農民一撒了之,不僅增加了勞動強度,浪費了人工,降低了勞動生產率,還存在因人工撒施造成施肥不勻的問題。筆者曾追問郭桎剛,為何寧愿“費時費力”給200畝地撒施肥料,也不采用種肥同播機械時,他的回答透出很強的焦慮:“種肥同播不會燒苗嗎?小麥不出苗咋辦?”顯然,由于缺乏有效的施肥指導,當?shù)睾芏噢r民對種肥隔離、種肥同播與水肥耦合的施肥技術所知甚少,致使他們寧可“費時費力”,也不采用“省時省工”的機械化施肥技術。
進一步了解發(fā)現(xiàn),當?shù)剞r民不僅小麥底肥施用方法有問題,還存在返青時氮肥施用過量、施用時間與作物生長不同步等問題。由此看來,雖然我國肥料的發(fā)展水平大幅提高,但農民的科學施肥水平與之難以匹配,盡快加強針對農民的培訓和技術指導,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施肥水平十分必要。
我國農業(yè)自古就有精耕細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盡管種地成本逐年攀升,但只要眼見實效,農民都是愛學習并善于學習的“有心人”。作為農技推廣工作者尤需耐心,更需站在農民的立場上,設身處地為他們考慮。筆者針對郭桎剛的疑問回答:“如果種肥之間隔離6~8厘米,及時澆水保持墑情,完全不會燒苗。”筆者的回答顯然沒讓老郭滿意,他固執(zhí)地瞪大眼睛說:“那要是真燒了苗,不出苗咋辦?”“這樣吧,您可以種一小塊試驗田嘛,甚至可以做得很極端——種肥同播不刻意隔離、不澆水,就依靠現(xiàn)有的墑情,看看出苗情況。如果不出苗或者減產損失也不大。如果沒什么問題,明年就全用種肥同播,這能幫您節(jié)省不少人工呢。”方案得到了老郭認可,他立馬叫撒肥的工人留下4畝左右的地塊,以備種肥同播。
老郭還真是“有心人”,他在這塊試驗田做了極端實驗。試驗田一直留到寒露過后多天,等10月19日土壤墑情下降了才播種。11月13日因工作關系,筆者又來到老郭地里,專門察看種肥同播試驗田。“怎么樣?燒苗了沒有?”老郭憨笑道:“你說的方法真不賴,種子配上鋅腐酸二銨沒有燒苗,苗全長出來不說,苗情很好。”我們挖出幾棵小麥,洗干凈根和人工撒肥的小麥做了一下對比,小麥根系優(yōu)勢明顯,老郭十分滿意。
其實肥料一撒了之,折射出我們農業(yè)生產與技術管理中的種種疏漏。為此筆者建議,只有多方努力才能堵漏增效。一是政府重視。相關農技推廣部門進一步加強農技推廣力度,調動多種政策手段及經濟杠桿,引導行業(yè)、企業(yè)及農業(yè)社會化服務組織切實幫助農民提高科學種田、平衡施肥水平。二是企業(yè)行動。當前化肥生產企業(yè)把更多的精力、資源投放在肥料本身的研發(fā)、生產上,而對農化服務投入的力度相對薄弱?,F(xiàn)在單一的產品供應已不能很好滿足農民尤其是種田大戶等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的需要,他們對農化服務甚至全程化整套種植管理方案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誰滿足了消費者,誰就贏得了未來的市場份額。三是市場引導。加快農業(yè)社會化技術服務相關標準的制定與完善,甚至鼓勵、扶持一批專業(yè)化、全程化解決農業(yè)生產及管理的農化服務公司,健全多樣化的農化服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