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推廣艷椒種植101.4萬畝,帶動種植戶增收5.7億元
(記者 張亦筑)我市自主選育的辣椒新品種“艷椒系列”,畝產2015公斤,集高產量、加工品質好、抗病性強等優(yōu)點于一身,顯著地提升了我市辣椒種植的水平。11月26日,記者從市科委獲悉,我市承擔的國家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重大項目——“加工專用型辣椒新品種示范與產業(yè)化開發(fā)”日前通過專家驗收。
據介紹,加工專用型辣椒是能夠滿足人們制作豆瓣、火鍋底料以及泡制等多種需求的辣椒品種。
我市自主選育的“艷椒系列”,包括艷椒425、艷椒417、艷椒132等品種,屬于雜交新品種。比如艷椒425,是用于干制、泡制加工的辣椒新品種,屬極辣型小尖椒,兼具高產、優(yōu)質、抗病性強等特點。
該項目開展兩年來,重慶科光種苗有限公司已建成原原種、原種繁育基地和雜交制種生產基地600畝,形成新品種優(yōu)質高產三級良種繁育體系。其中,在重慶、貴州、四川、云南等省市建立了核心示范基地5.34萬畝,“艷椒系列”畝產可達2015公斤,集成雜交制種、集約化育苗、采后干制、種子處理、優(yōu)質高產等5套新技術。
據統(tǒng)計,該項目已累計生產良種近30000 公斤,實現銷售收入2871.26萬元,推廣艷椒種植101.4萬畝,帶動辣椒種植戶增收5.7億元,顯著地提升了我市辣椒種植水平和專業(yè)化組織程度,提高了加工專用型辣椒品種在重慶、西南乃至全國的市場占有率。
據了解,國家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是經國務院批準于2001年設立的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旨在提高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速度、質量和效益。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計爭取資金項目91項,累計資助6370萬元。通過項目的實施,我市共新建36條中試生產線,建立145個試驗示范基地,培育23家農業(yè)科技型企業(yè),新增產值6.76億元,新增利稅1.68億元,有力地推動了我市現代農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