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審定編號:閩審茶2012002
作物種類:茶樹
品種名稱:大紅袍
申報單位:武夷山市茶業(yè)局
品種來源:武夷山風景區(qū)天心巖九龍窠巖壁上母樹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無性系,灌木型,中葉類,晚生種,樹姿半披張,分枝較密,葉梢向上斜生長,葉長10~11厘米,寬4~4.3厘米;葉橢圓形;葉尖鈍略下垂;葉緣微波狀;葉身平展;葉色深綠光亮;葉面微?。蝗~質硬;葉脈7~9對;葉齒淺尚明,27~28對;花冠直徑3×3厘米左右;花萼5片;花瓣6片;二倍體;扦插與種植成活率較高;適制閩北烏龍茶,品質優(yōu);經教育部茶學重點實驗室(湖南農業(yè)大學)檢測,一芽二葉干樣含茶多酚15.6%,黃酮6.92%,咖啡堿2.53%,水浸出物31.99%。經福建省茶葉質量檢測中心站感觀審評,制烏龍茶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烏潤、勻整、潔凈;內質香氣濃長;滋味醇厚、回甘、較滑爽;湯色深橙黃;葉底軟亮、朱砂色明顯??购?、抗寒性較強。
產量表現(xiàn):4~7齡茶樹春茶平均畝產鮮葉214.1公斤,比對照種福建水仙略低。
栽培技術要點:幼齡茶園以保全苗、增肥改土為主;樹冠培養(yǎng)采大養(yǎng)小,采高留低,打頂護側。成齡茶園重施和適當早施基肥,注重茶園深翻、客土,秋冬季深翻有利于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促進茶樹根系的生長發(fā)育和土壤的通透性,以恢復茶樹生機。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意見:大紅袍屬無性系,灌木型,中葉類,晚生種;種植成活率較高;產量較高;制率高,適制閩北烏龍茶,品質優(yōu);抗旱、抗寒性強。適宜在福建省烏龍茶區(qū)種植。經審核,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guī)定,通過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