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沙晚報
瀏陽市永安鎮(zhèn)農技站站長王漢清因勞累過度病逝
記者 劉軍
他走了,走在今年來得特別早的冬天里;
他走了,在辦公桌留下了一摞《湖南人的米經(jīng)》、長江蔬菜》、《種子經(jīng)營指南》等書籍及一皮箱榮譽證書;
他走了,留下了家人、同事、農民兄弟對他的無窮思念……
他叫王漢清,今年僅47歲。1982年,王漢清從湘潭地區(qū)農校畢業(yè)后,回到瀏陽市永安鎮(zhèn)農技站工作。25年來,他與同事們先后推廣新技術80余項,新品種50余個,新肥料、新農藥50余種,培訓農民近10萬人次。11月17日晚上8時37分,因勞累過度,王漢清倒在了追求豐收的路上。
同事
他是我們的好兄長
“他與我們親如兄弟,只差沒有血緣關系了!”昨日上午,當記者走進瀏陽市永安鎮(zhèn)農機站,一提起王漢清,副站長鄧啟長眼睛就紅了。
農機站工作人員潘芳說,王漢清皮膚黝黑,看上去很嚴肅,但是與他一接觸,就會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很隨和、心很細的人。2007年,她的父親患上冠心病后,王漢清沒少去看望。今年3月,她父親因病去世,而她又只有兩姐妹,正為父親的喪事一籌莫展時,王漢清帶著站里的同事們早晨5時就趕過來了,并將站里倉庫騰出來,幫助她辦完了這件大事。
在生活上,王漢清盡量幫助大家,但是,在工作上,他卻一點也不含糊。站里的技術人員都清楚地記得,2006年3月,正是春寒料峭的時候。一天,為了讓大家掌握水稻節(jié)氮降污試驗要領,王漢清脫掉皮鞋和襪子,光著腳站在試驗田中央,拿著皮尺為大家做技術講解。當時別的技術員穿著套鞋下田,都還被凍得嘴唇發(fā)烏。
農民
這樣的技術人員真難得
在永安鎮(zhèn)永新社區(qū)石F片,丁國棟老漢指著自己的堂屋說,王漢清已經(jīng)在這里為農民朋友上了幾十次技術課,從育秧、施肥到除草、殺蟲,甚至放水灌溉,田里的大事小事,他都一一詳細為大家講解。2000年下半年,有一次,王漢清帶了一本碟為大家講解旱育拋秧技術,結果堂屋里坐滿了人,有的還站到了禾場上,“我們組上只要是作田的都來了,當時放了兩個小時”。農機站技術員陳敏說,那次王漢清帶領工作人員一個村一個村放錄相,“由于白天農民多不在家,我們只好晚上騎著摩托車上門,跑遍了所有村,放映了48場?!?/FONT>
每當水稻開始揚花的時節(jié),王漢清便開始泡在田里,有時連吃飯都顧不上。村民們見狀,排著隊輪流給他送飯。“這樣認真負責的同志真難得?!贝迕裾f。
在王漢清的努力下,永安鎮(zhèn)在2004年被列為國家糧食豐產(chǎn)科技工程全省核心試驗區(qū);2007年,核心試驗區(qū)又被袁隆平院士列為“種三產(chǎn)四”重點示范鄉(xiāng)鎮(zhèn)。今年6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永安萬畝超級稻示范基地視察,看的就是永安鎮(zhèn)永新社區(qū)永明組超級稻,當時正是王漢清向總理匯報了推廣超級稻的情況。
親友
誰都在他心里裝著
雖然王漢清一工作起來就不要命,但是,只要有空閑時間,他都會去看望一下親戚朋友,與他們話話家常。
王漢清的妻子黃洪秀說,不論工作多忙,他基本上每周都會抽點時間到鄉(xiāng)下看望一下母親或到永安鎮(zhèn)上看望一下岳父岳母,順便到附近的兄弟姐妹家里走走。每年春節(jié)前夕,王漢清總要準備好一些魚肉、水果等年貨送到母親和岳父母家里。
因為工作忙,王漢清與現(xiàn)在正在長沙讀大學的女兒見面的機會并不多。但每次見面,王漢清都會不厭其煩地要女兒多吃一點,吃好一點,多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黃洪秀說,親戚朋友無論是誰都在王漢清心里裝著,惟獨沒有自己:“直到去世,他還不知道自己是穿什么碼子的衣服。”
《長沙晚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