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贛州市農(nóng)科所副研究員張紅林主持選育的“白化轉(zhuǎn)斑葉型不育系高光A”,11月28日在贛州通過了省級科技鑒定。以原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校長劉宜柏教授為組長的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研究的思路清晰,技術路線先進,在水稻白化轉(zhuǎn)斑葉型三系不育系的選育上屬國內(nèi)首次報道,成果處于國內(nèi)領先水平,創(chuàng)新了雜交水稻育種方法,較好的化解了雜交水稻育種種子純度等難題。
雜交稻雖然已經(jīng)廣泛種植,但目前仍然存在三大缺陷:一是種子純度的問題(包括親本種子的純度和大田種子的純度)。目前,三系雜交水稻、兩系雜交水稻種子生產(chǎn)期間,常因不育系的育性不穩(wěn)、純度不高或受外界環(huán)境異常的變化而導致雜交種子純度不高。二是純度鑒定的時間長,每年雜交種子在銷售前都要在海南借代進行純度鑒定。三是整個雜交水稻生產(chǎn)的過程成本偏高。如何解決雜交水稻種子純度的問題一直是一個世界難題,也是科研人員的攻關點。運用白化標記育種的新技術,有望使這個難題的解決成為可能。這項技術就是將水稻白化標記基因?qū)胨拘坌圆挥蹬c保持系,在苗期識別具有白化標記性狀的不育系與保持系雜株,簡化雜交水稻種子純度鑒定工作,使雜交水稻種子風險下降為零。
高光A正是采用白化標記新技術選育而成。采用60Coγ輻射誘變D57B的干種子,獲得的白化苗突變體,與D57A雜交,并連續(xù)回交育成的白化轉(zhuǎn)斑葉型秈型三系不育系,其白化葉色標記性狀受細胞核的一對隱性基因控制。該不育系除具有一般常見的葉色標記不育系的典型特征外,4葉至6葉仍白化,6葉后至成熟一直呈白化斑葉,主脈全程白化,抽出的稻穗稃尖、外穎上端呈綠色,穎殼其他部位白色,灌漿成熟期稻谷為淡黃色。因此,高光A不育系帶有明顯白化標記性狀,可在苗期鑒別不育系和保持系雜株,有利于雜交水稻種子生產(chǎn)和純度鑒定,有利于制種高產(chǎn)。(贛南日報 記者嚴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