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名我國小麥上發(fā)生的吸漿蟲有麥紅吸漿蟲和麥黃吸漿蟲兩種。麥紅吸漿蟲學名為Sitodiplosis mosellana(G6hin)、麥黃吸漿蟲為Comtarinia tritci(Kiby)。均屬雙翅目,瘦蚊科,是世界性害蟲。前者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內(nèi)蒙古、吉林、遼寧、寧夏、甘肅、青海、河北、山西、陜西、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及江河沿岸的平原麥區(qū);麥黃吸漿蟲主要分布在山西、內(nèi)蒙古、河南、湖北、陜西、四川、甘肅、青海、寧夏等高緯度地區(qū)。
寄主 小麥、大麥、青棵、燕麥、黑麥、雀麥等。
為害特點 均以幼蟲吸食麥粒漿液,出現(xiàn)癟粒,嚴重時造成絕收,是毀滅性害蟲。
|
|
形態(tài)特征 麥紅吸漿蟲 雌成蟲體長2?2.5mm,翅展5mm左右,體桔紅色。復眼大,黑色。前翅透明,有4條發(fā)達翅脈,后翅退化為平衡棍。觸角細長,雌蟲觸角14節(jié),念珠狀,各節(jié)呈長圓形膨大,上面環(huán)生2圈剛毛。胸部發(fā)達,腹部略呈紡錘形,產(chǎn)卵管全部伸出。雄蟲體長2mm左右,觸角14節(jié),其柄節(jié)、梗節(jié)中部不縊縮,鞭節(jié)12節(jié),每節(jié)具2個球形膨大部分,環(huán)生剛毛。卵長0.09mm,長圓形,淺紅色。幼蟲體長約2?3mm,橢圓形,橙黃色,頭小,無足,蛆形,前胸腹面有1個“Y”形劍骨片,前端分叉,凹陷深。蛹長2mm,裸蛹,橙褐色,頭前方具白色短毛2根和長 |
呼吸管1對。麥黃吸漿蟲 雌體長2mm左右,體鮮黃色,產(chǎn)卵器伸出時與體等長。雄蟲體長1.5mm,腹部末端的把握器基節(jié)內(nèi)緣無齒。卵長o.29mm,香蕉形。幼蟲體長2?2.5mm,黃綠色,體表光滑,前胸腹面有劍骨片,劍骨片前端呈弧形淺裂,腹末端生突起2個。蛹鮮黃色,頭端有1對較長毛。 |
生活習性 麥紅吸漿蟲年生1代或多年完成一代,以末齡幼蟲在土壤中結(jié)圓繭越夏或越冬。翌年當?shù)叵?0cm處地溫高于10℃時,小麥進入拔節(jié)階段,越冬幼蟲破繭上升到表土層,10cm地溫達到15℃左右,小麥孕穗時,再結(jié)繭化蛹,蛹期8?10天;10cm地溫20℃上下,小麥開始抽穗,麥紅吸漿蟲開始羽化出土,當天交配后把卵產(chǎn)在未揚花的麥穗上,各地成蟲羽化期與小麥進入抽穗期一致。該蟲畏光,中午多潛伏在麥株下部叢間,多在早、晚活動,卵多聚產(chǎn)在護穎與外穎、穗軸與小穗柄等處,每雌產(chǎn)卵60一70粒,成蟲壽命約30多天,卵期
|
|
5?7天,初孵幼蟲從內(nèi)外穎縫隙處鉆入麥殼中,附在子房或剛灌漿的麥粒上為害15?20天,經(jīng)2次蛻皮,幼蟲短縮變硬,開始在麥殼里蟄伏,抵御干熱天氣,這時小麥已進入蠟熟期。遇有濕度大或雨露時,蘇醒后再蛻一層皮爬出穎外,彈落在地上,從土縫中鉆入1ocm處結(jié)繭越夏或越冬。該蟲有多年休眠習性,遇有春旱年份有的不能破繭化蛹,有的已破繭,又能重新結(jié)繭再次休眠,休眠期有的可長達12年。河北 麥紅吸漿蟲于60年代、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中期(1994?1996年)三次猖頒發(fā)生,其原因一是隨著肥水條件和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的推廣,濕潤肥沃的條件利其羽化和存活,小麥一玉米一小麥種植方式發(fā)生重。二是吸漿蟲抗逆力強,條件不適時可在土壤中休眠6?12年。三是缺少抗(耐)蟲品種。四是蟲情監(jiān)測困難,漏查較多。麥黃吸漿蟲年生1代,成蟲發(fā)生較麥紅吸漿蟲稍早,雌蟲把卵產(chǎn)在初抽出的麥穗上內(nèi)、外穎之間,幼蟲孵化后為害花器,以后吸食灌漿的麥粒,老熟幼蟲離開麥穗時間早,在土壤中耐濕、耐旱能力低于麥紅吸漿蟲。其他習性與麥紅吸漿蟲近似。吸漿蟲發(fā)生與雨水、濕度關系密切,春季3?4月間雨水充足,利于越冬幼蟲破繭上升土表、化蛹、羽化、產(chǎn)卵及孵化。此外麥穗穎殼堅硬、扣和緊、種皮厚、籽粒灌漿迅速的品種受害輕。抽穗整齊,抽穗期與吸漿蟲成蟲發(fā)生盛期錯開的品種,成蟲產(chǎn)卵少或不產(chǎn)卵,可逃避其為害。主要天敵有寬腹姬小蜂、光腹黑蜂、螞蟻、蜘蛛等。
防治方法 (1)選用抗蟲小麥品種 如徐州21號、徐州211、馬場2號、洛陽851、洛陽852、樊寨4號、咸農(nóng)151、武農(nóng)99號、臨50744等,各地可因地制宜使用。(2)調(diào)整作物布局改善農(nóng)田環(huán)境,推廣小麥一大豆、小麥或小麥、棉花一體化種植模式,優(yōu)化組裝綜防技術(shù)。(3)狠抓各蟲態(tài)防治。小麥吸漿蟲在地下生活時間長、蟲體小、數(shù)量多,應進行三步防治。一是在小麥播種前撒毒土防治土中幼蟲,于播前進行土壤處理。每667m2用40%甲基異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200ml,對水5kg,噴在20kg干土上,拌勻制成毒土撤施在地表,耙?或翻入土表層有效。二是在小麥孕穗期撤毒土防治幼蟲和蛹,是防治該蟲關鍵時期。當土溫15℃時,小麥正處在孕穗階段,這時吸漿蟲移至土表層開始化蛹、羽化,這時是抵抗力弱的時期,南方麥區(qū)于3月下旬一4月上旬冬小麥拔節(jié)期;北方春麥區(qū)于5月進入拔節(jié)后,土內(nèi)幼蟲破繭上升土表時每667m2用40%甲基異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150ml,按上法制成毒土,均勻撒在地表后,進行鋤地,把毒土混入表土層中。也可在小麥抽穗前3?5天,于露水落干后撒毒土,毒土制法同上,可有效地滅蛹和剛羽化在表土活動的成蟲。三是小麥抽穗開花期防治成蟲。小麥抽穗時土溫20℃,成蟲羽化出土或飛到穗上產(chǎn)卵,這時結(jié)合防治麥蚜,噴撤甲敵粉或乙敵粉667m2用2?73kg,必要時噴灑40%樂果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或80%敵敵畏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殺滅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36%克螨蠅乳油1000倍液。有條件或應急時也可用40%樂果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80%敵敵畏乳油100ml,對水15kg進行超低容量噴霧。水源不方便的地區(qū)或坡地,667m2用80%敵敵畏乳油100ml,對水1?2kg,噴拌在20kg細土上制成毒土撒施在麥田中也有較好防效。該蟲卵期較長,發(fā)生重的可連續(xù)防治2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