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名 Aleurocybotus indicus David et Subramaniam同翅目,粉虱科。異名Bemisia sp.分布1991年在福建省閩中、閩東稻區(qū)發(fā)現(xiàn)。近年湖南稻田普遍發(fā)生。 寄主 水稻,是水稻上新害蟲。 為害特點 成、若蟲用口針插入葉肉吸食稻葉汁液,造成稻葉變黑、枯萎霉?fàn)€或誘發(fā)煤煙病,嚴(yán)重威脅水稻生產(chǎn)。 | |
形態(tài)特征 雌成蟲體長約0.71mm,雄蟲約0.64mm,初羽化成蟲于5?6天后身體及翅面分泌出白色蠟粉覆蓋。一齡若蟲體長0.29mm,胸足3對,觸角發(fā)達(dá),蟲體淺黃綠色,扁平橢圓形,蟲體外緣具刺毛18對,且前后端刺毛較兩側(cè)刺毛粗長,進(jìn)入二齡后觸角和足退化。二、三齡若蟲體長0.34mm和0.57mm。蛹?xì)らL約0.92mm,寬0.38mm,橢圓形,背面前端具刺毛4?6根,多為4根,具“上”蛻裂線,后端具刺毛4根。 生活習(xí)性 湖南年生6代,福建7代,以第7代擬蛹和成蟲 | |
在馬唐、千金子、狗牙根、牛筋草等禾本科雜草及落谷苗的葉背面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氣溫升至16℃時,早播秧田上出現(xiàn)成蟲,第1?4代為害雙季早稻,3代是主害代。平均氣溫26.8℃,相對濕度72%,卵期9?12天,一齡若蟲2?3天,二齡3?5天,三齡4?6天,假蛹6?8天,成蟲產(chǎn)卵前期1?2天,成蟲壽命9?21天。3?6代為害單季中稻,4?5代是主害代。5?6代為害雙季晚稻,第5代是主害代。3?5代出現(xiàn)世代重疊。孕穗至灌漿期受害重。稻田灌深水、雜草多、偏施氮肥、植株生長茂盛、無效分蘗多、通風(fēng)不良受害重。7?8月高溫干旱受害重。天敵有蜘蛛、螞蟻、隱翅蟲、寄生蜂等。 | |
防治方法 (1)農(nóng)業(yè)防治 及時清除田邊、溝邊雜草,及時耕翻落谷苗,消滅越冬蟲源。合理密植,防止偏施氮肥,加強(qiáng)田間管理,不要深灌,適時烤田,控制無效分蘗。(2)采用壓前控后治蟲策略,狠治3?5代。在低齡若蟲發(fā)生盛期噴灑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8%殺蟲威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20%滅掃利乳油1000倍液、44%速凱乳油1500倍液、20%吡蟲啉(康福多)濃可溶劑3000一40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