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黑土地 做強“農業(yè)芯”
“年年增產咱靠啥?良種良法,缺一不可!”算起“賣糧賬”,劉運生笑容滿面,“總共收入40來萬元,比去年漲了3萬多。”
劉運生是黑龍江省樺川縣梨豐鄉(xiāng)繁榮村種糧“老把式”,在水稻選種上,他敢闖敢試。10年前,他帶頭試種“龍粳31”,每公頃增產1噸;去年他又嘗試了新品種,每公頃又增產近1噸。
種子是農業(yè)的“芯片”。劉運生增產增收,靠的是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生物技術育種團隊。
這個10人的團隊,深耕黑土地20余年,已育成水稻品種47個,累計推廣面積2.2億畝,增收稻谷105億公斤以上,增創(chuàng)社會經濟效益超過294億元……日前召開的第六屆全國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表彰大會上,這個育種團隊榮獲“全國專業(yè)技術人才先進集體”。
過去,黑龍江三、四積溫帶種植的水稻主要是國外品種。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員潘國君回憶,當時在田間調研,常遇到農民指著他調侃:“你是育種專家?哪個品種是你們搞出來的?”
然而,國外品種種植單一、抗病性減弱等問題一天天凸顯,稻農們迫切需要更好的新品種。
“作為團隊帶頭人,我的壓力很大。”潘國君帶領團隊明確了研發(fā)目標:“一定要育成更耐寒、更抗病、適應性更強、豐產性更突出的國產品種。”
播種、觀察、記錄、選擇,用收獲的水稻進行對比試驗,篩選出理想的材料,然后再播種、管理、對比試驗……
試驗大棚里,團隊成員一蹲就是四五個小時;大田里,彎著腰一站就是大半天,頭上太陽曬,腳下水汽蒸,滿身是泥水……生物技術育種研究室主任劉傳雪說,“盡管辛苦,但稻田就是我們眼里最好的風景。”
品種改良的過程,經常一波三折。“龍花00233”精米產出率不高、“龍花02063—1”抗病性不強……一個個新品種被接連培育出來,但綜合性能沒超越國外品種,不足以被稻農接受。
“我們沒有被困難嚇倒,跌倒之后,爬起來再戰(zhàn)。”劉傳雪介紹,科研路線在一次次試驗中逐漸清晰,理論和技術體系也逐步建構起來,關鍵技術被一一突破……“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我們終于育成了理想的‘龍粳31’。”
2011年,“龍粳31”通過審定開始推廣。但不成想,推廣初期,新品種卻遭受不少質疑。
“分蘗怎么那么少?這產量能高嗎?”第一年試種,“龍粳31”的長勢和以往品種大不相同,這讓不少農民心里沒底,“明年誰愛種誰種!”
潘國君和劉傳雪卻信心滿滿,一邊耐心解釋,一邊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新品種特性的培訓講解。
收獲時,一車車沉甸甸的稻谷打消了農民的疑慮。“產量和出米率都很高,再見到稻農,大家都連連感謝,笑得開心。”劉傳雪說,經過這事,不少稻農更加明白:良種良法,歸根結底是“講科學”。
截至2021年底,“龍粳31”在黑龍江省就已累計推廣超過1.14億畝,以“龍粳31”為主體的寒地早粳稻優(yōu)質高產多抗龍粳新品種,獲評國家“十三五”農業(yè)科技十大標志性成果。
成績斐然,團隊卻從未停下腳步。去年9月23日,他們選育的水稻新品種“龍粳3013”和“龍粳3010”,雙雙達到了東北早熟粳型超級稻產量指標,通過了農業(yè)農村部專家組驗收,前景看好。
“科技創(chuàng)新沒有終點。”潘國君說,“我們要不斷做強‘農業(yè)芯’,推動水稻產量、抗性以及食味品質齊頭并進,不斷取得新突破。”(記者 張藝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