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程須珍,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食用豆產業(yè)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1954年出生于河北省趙縣,1979年畢業(yè)于河北農業(yè)大學農學系,長期從事食用豆品種資源和優(yōu)異種質創(chuàng)新利用研究,并致力于食用豆類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和鑒定評價工作,取得多項重大研究進展。
綠豆、紅豆、蕓豆……小小的食用豆,在大田里是并不起眼的作物,卻深受國人喜愛,我國也是世界上食用豆種類最多的國家。
不過,上世紀80年代之前,我國食用豆類幾乎都是傳統(tǒng)地方品種,產量低,品質差,易生蟲,效益也低。直至1978年,我國開始對食用豆類展開種質資源收集與保護、品種改良和培育,之后,一批又一批食用豆新品種被開發(fā)和推廣,產業(yè)發(fā)展突飛猛進,如今,小小的食用豆已成為農業(yè)種植結構調整和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脫貧致富的首選作物。
世人矚目的成就背后,有無數(shù)農業(yè)科學家的忘我奮斗,程須珍就是其中之一。
這位國家食用豆產業(yè)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40年專注于小小的豆子,培育出數(shù)十個新品種,在食用豆類研究領域打造出一支遍布全國的科技隊伍,為我國食用豆現(xiàn)代產業(yè)技術體系建設、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和創(chuàng)新利用,做出了響當當?shù)呢暙I。
上山下鄉(xiāng)收集食用豆類種質資源
1979年,程須珍大學畢業(yè)被分配到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現(xiàn)為作物科學研究所),進入食用豆類種質資源研究課題組。
彼時的她不曾想過,自己將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一干就是40年,從當初的“年紀最小”堅持到如今的“年紀最長”。
在老一代專家?guī)ьI下,程須珍開始了綠豆、普通菜豆等食用豆類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工作。
幾年間,成千上萬份食用豆品種資源被匯集到這個研究室。程須珍和同事們除了收集保存資源材料以外,還要制定相關標準,進行評價鑒定、編目歸類、繁殖更新、保種入庫等。
枯燥又繁復的工作,嚇退了不少年輕人,但程須珍卻對此很堅定:“分到這兒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第一要務。”
她始終銘記母校教誨:“種質資源是造福后代的一項公益性事業(yè),是為國家保護這些資源和財富。若綠豆、小豆等這些起源中國的傳統(tǒng)名優(yōu)品種資源或野生資源、近緣植物在中國消失了,那在全世界也就滅絕了。”
深感使命在肩,她下定決心:“我一定要把這些資源收集回來,保存到國家種質庫中,讓子孫后代都能利用到這些資源。”
為此,她東奔西跑、上山下鄉(xiāng)。在交通尚不發(fā)達的上世紀80年代,這項工作尤其艱苦。
那時,綠豆主產區(qū)主要分布在河南、山東等地。從北京去南陽,坐火車需30多個鐘頭,還一座難求。
程須珍猶記得上車時的人山人海:“有時候擠不上去,就把包先扔上去,別人再推著我從車窗爬進去。好不容易擠到車上,就再也去不了廁所了。”屢次這般,讓程須珍甚至出現(xiàn)了尿血癥狀。
隨著時代發(fā)展進步,高鐵已四通八達,但要收集種質資源,程須珍仍然要翻山越嶺、深入那些杳無人煙的偏遠地區(qū)。
“攜帶抗病蟲或抗某種特殊環(huán)境基因的品種資源,多存在于農家種或野生品種中,在人類活動密集的地方很難收集到,或收集到的已是改良品種,意義不大,而野生品種只有在杳無人煙的地方才能自然生長。”程須珍向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介紹。
2010年3月,程須珍在云南曲靖市蠶豆稻茬免耕技術示范田考察。
在人煙稀薄的山野林地,尋找一株野生豆苗的難度可想而知。“考察途中,我在車上從來都不睡覺,兩眼一直盯著路邊,看看有沒有我們要的豆兒。”一心念“豆”,也讓程須珍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靠著這樣的執(zhí)著與堅定,幾十年間,程須珍作為我國食用豆類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與鑒定利用領域的主要專家,組織協(xié)調全國各有關單位,出色完成了16個豆種1萬多份種質資源的考察收集、評價鑒定、編目及繁種入庫任務,以及16個豆種2萬多份國家中期庫種質資源的繁種更新。
讓綠豆品種實現(xiàn)三次更新?lián)Q代
上世紀80年代的河南南陽,光綠豆一種作物就達上百萬畝,但產量卻不高。
“當時我國種植的綠豆品種蔓生性很強,都是趴在地上,開花結莢也不集中。下雨后,收獲不及時就會發(fā)芽、爛在地里。”程須珍還記得當時的田間場景,“所有人都挎著籃子、拿著袋子弓著背彎到地里收豆子,年年如此。”
不僅收豆難,在一些綠豆主產區(qū),葉斑病非常嚴重,一些地塊甚至因此出現(xiàn)絕收現(xiàn)象。
自上世紀80年代初,程須珍同課題組領導和同事們將南陽作為試點,開始對傳統(tǒng)農家品種進行提純復壯和系統(tǒng)選育,希望能培育出直立生長、不炸莢、開花集中、抗病性好的綠豆品種,但未獲得突破性進展。
1983年,研究所從國外引進了數(shù)百份優(yōu)異種質和育種材料,在對其進行系統(tǒng)選育后,程須珍和同事們最終從亞洲蔬菜研究與發(fā)展中心亞洲區(qū)域中心綠豆材料中選育出中綠1號。
這個綠豆新品種集高產、優(yōu)質、早熟、大粒、植株直立、成熟一致、不炸莢等優(yōu)良性狀于一體,在河南、山東多地試種,得到高度認可。
中綠1號的誕生,實現(xiàn)了我國綠豆品種第一次全國性更新?lián)Q代,推動綠豆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堪稱食用豆產業(yè)的一次綠色革命。
“當時真是激動人心。”那時,連程須珍上幼兒園的小兒子都會跟小伙伴們炫耀:“我媽媽有中綠1號。”說到這,程須珍笑瞇了眼,“為什么我能夠留在這個課題,就是工作中不斷有突破,不停地給我激勵,讓我始終保持興奮感。”
2008年7月,程須珍在河北省故城縣綠豆棉花間套種示范田調查。
很快,她又培育出抗逆性、抗病性更強、適應性更廣的中綠2號,該品種在1999年通過原農業(yè)部科技成果鑒定,第二次全國性綠豆品種的更新?lián)Q代也就此實現(xiàn)了。
綠豆收獲后,易被一種名為豆象的小黑蟲蛀空。找到抗豆象基因,解決綠豆易生蟲的問題,也是程須珍當時的主攻方向。
她把收集到的無數(shù)綠豆品種分類放置在瓶瓶罐罐中,里面再養(yǎng)上豆象,一邊研究豆象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條件等,一邊觀察有沒有不受豆象青睞的綠豆品種。
7000多份綠豆材料,年復一年的鑒定,程須珍一個抗豆象品種都沒有找到,但她從沒灰心。
在她“萬里挑一”的堅持下,上世紀90年代初,通過國際合作項目,程須珍終于在國外野生種質資源中找到了可以100%抗豆象的基因資源,將這一資源與中綠1號雜交后,陸續(xù)培育出中綠3號、4號、6號、7號等抗豆象品種。我國也由此實現(xiàn)了第三次綠豆品種的更新?lián)Q代。
從事食用豆研究40載,程須珍共培育出中綠1~22號綠豆、中紅2~20號小豆、中豇1~7號豇豆、中蕓3號菜豆、中薏1號薏苡等新品種數(shù)十個。
其中抗豆象、抗葉斑病、直立抗倒、成熟一致不炸莢、具有廣適性的多個綠豆新品種,均為世界首例,填補了我國抗性育種的空白,基本解決了我國綠豆產量低、抗病蟲能力差、適應范圍窄等問題,對綠豆產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程須珍也被國內外同行專家贊譽為“中國的綠豆皇后”。
用“金豆豆”引領農民脫貧致富
綠豆等食用豆品種的不斷改良升級,對華北北部、東北、西北、西南等產區(qū)的豆農脫貧致富具有重大意義。
“這些地區(qū)為什么貧困?主要就是生態(tài)條件太弱,無法種植水稻小麥等高產量作物,只能種植雜豆這類作物,這些豆就是他們主要的經濟來源。”作為農民的孩子,程須珍始終情系貧困地區(qū)和貧困農民。
2016~2018年,她深入一線參加科技扶貧活動近30次,在貧困地區(qū)示范推廣中綠5號、中紅6號等新品種69個,地膜覆蓋、間作套種、機械化生產等新技術10余項,并組織有關單位免費提供示范用種、試驗用肥、農藥、地膜等,開展了50多場次技術培訓,大大提高了農民種植效益。
2007年7月,程須珍(左二)與剛畢業(yè)的碩士研究生合影
十多年來,在農業(yè)部的領導下,程須珍還在20多個食用豆主產省份,組織40余個單位,建立“科研+生產+企業(yè)+農戶”的現(xiàn)代產業(yè)發(fā)展模式,篩選適宜不同產區(qū)種植的多抗專用品種56個,高效生產技術4套(含16個單項);培育省級以上審鑒定品種294個;研發(fā)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6套。新品種新技術在30多個省份示范5800多萬畝,增產8.76億公斤,增收超90億元,覆蓋率達65%以上。
40年前,雖然糧食整體價格都偏低,但食用豆跟玉米小麥比更是賣不上價。如今,農民手里綠豆的收購價達到七八元一公斤,超市里的有機綠豆更是一小袋賣到十余元,食用豆成了科技扶貧的“金豆豆”, 程須珍也被譽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領路人”。
在一般人看來毫不起眼的豆子,在程須珍眼里卻有別樣的風采。她驚嘆于食用豆類的各式花紋,驚艷于它們的各色花朵,40年來將時間與智慧不計回報地投入到食用豆類的研究中,用小作物開創(chuàng)出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