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農業(yè)委員會辦公室轉發(fā)
關于加強我省小麥赤霉病防控建議的通知
小麥產區(qū)各市、縣(市、區(qū))農委,委屬有關單位:
小麥赤霉病是我省小麥生產上重大流行性病害,一旦發(fā)生流行,將嚴重影響小麥產量和品質,影響小麥收儲和農民增收。近日,安徽農業(yè)大學教授、國家小麥產業(yè)技術體系崗位專家馬傳喜提出《關于加強我省小麥赤霉病防控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對我省小麥赤霉病防控具有重要指導作用。根據省政府負責同志 批示精神,現(xiàn)將《建議》印發(fā)給你們,請結合《安徽省農業(yè)委員 會辦公室關于印發(fā) 2018-2019 年度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意見的通知》(皖農辦植〔2018〕119 號)精神,一并抓好落實。
一、加強組織領導。抓好小麥赤霉病防控,事關穩(wěn)糧增收和 提質增效,各地務必高度重視,把小麥赤霉病防控擺上議事日程, 加強組織協(xié)調,落實保障措施,從秋種抓起,切實推動小麥赤霉 病全程防控技術落地見效。
二、完善技術方案。各地要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建議》,結合實際,進一步細化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方案并組織實施。委屬有關單位要對照《建議》,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努力形成一個全鏈條的赤霉病防控網。
三、廣泛開展宣傳。各地要充分利用媒體、田間課堂、專家講座、科技趕集等多種形式和途徑,大力宣傳普及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著力營造小麥赤霉病防控良好氛圍,努力提高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到位率。
四、搞好指導服務。委屬有關單位要加強溝通與協(xié)作,立足于全程防控,加強工作指導。在赤霉病防控關鍵時期,各地要組織農業(yè)專家和技術人員包村聯(lián)戶,深入田間地頭,切實加強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服務。
附件:關于加強我省小麥赤霉病防控的建議
安徽省農業(yè)委員會辦公室
2018 年 10 月 24 日
附件:
關于加強我省小麥赤霉病防控的建議
安徽農業(yè)大學教授,國家小麥產業(yè)技術體系崗位專家 馬傳喜
近年來,由于感病品種南移、田間發(fā)病條件適宜、病原菌抗藥性增強以及越冬寄主玉米面積的擴大等因素,小麥赤霉病流行頻率越來越高。赤霉病流行成災,不僅降低小麥產量和品質,還造成小麥籽粒中真菌毒素的積累,對食品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社會影響越來越大。
為了提高我省小麥赤霉病防控的成效,根據赤霉病防控技術的最新進展、產業(yè)需求及生產條件的變化,總結近年的經驗,提出如下建議:
1.調整防控策略
小麥赤霉病防控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必須改變“品種+藥劑”的傳 統(tǒng)防治觀念,立足于全程防控,在優(yōu)化種植結構、選育抗病品種、使用高效防治技術、加強產后服務等方面多措并舉,綜合施策, 才能達到持續(xù)控制病害、切實保障糧食質量安全的目標。
2.優(yōu)化種植結構
玉米和水稻秸稈是赤霉病菌完成周年循環(huán)的主要越冬寄主, 在秸稈還田條件下,前茬為玉米的田塊赤霉病發(fā)病程度是大豆茬田塊的 1.66-2.97 倍。因此,我省淮北地區(qū)應保持較為平衡的大豆和玉米種植比例,適當擴種大豆、壓縮玉米;淮河以南地區(qū),應鼓勵發(fā)展稻蝦養(yǎng)殖、粳糯稻等生育期較長的一季中稻,冬季小麥、油菜、蔬菜、綠肥作物輪作休耕,多樣化發(fā)展。
3.選育抗病品種
抗病品種選育是控制小麥赤霉病的基礎措施?;春右阅鲜褂玫募t皮品種揚麥及寧麥系列,抗性一般較好,重點是淮北地區(qū), 來自河南、山東的感病品種種植面積較大,部分品種甚至延伸到了淮河以南地區(qū),是赤霉病流行的高風險因素。
經過最近幾年的篩選培育,我省在抗赤霉病品種選育上取得了突出成就,安徽、江蘇在這方面的研究處于全國的領先地位。因此,應進一步加大皖麥抗病品種替代豫麥、魯麥感病品種的步伐,降低病害流行風險。
4.推廣先進耕作技術
麥田中裸露的玉米和水稻秸稈幫助赤霉病菌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是抽穗揚花期小麥感染赤霉病的菌源基礎。因此,應采用先進的農機技術,大力推行土壤翻耕,將還田秸稈掩埋在 20cm 以下土層,壓低菌源基數。這項措施還有利于淮北砂姜黑土的治理,可以一舉兩得。
5.合理使用農藥
小麥赤霉病預防關鍵是要抓住小麥抽穗揚花階段感染期,及時噴施對路藥劑。由于赤霉病化學防控窗口期短、時效性強,應在準確發(fā)布預報預警信息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病蟲害專業(yè)化防治裝備精良、管理規(guī)范、服務高效的作用,大規(guī)模開展集中統(tǒng)一防治,提高防治效率。
由于赤霉病菌對傳統(tǒng)使用的多菌靈農藥已產生了明顯抗藥性,多菌靈抗性菌株的致病力和產毒素能力明顯增強,并已上升 為田間的優(yōu)勢群體。因此,應改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等新型農藥。
6.重視產后服務
赤霉毒素的產生基本上有兩個階段,一是在小麥的田間病穗上,二是在收獲入倉前。近年來,由于收獲季節(jié)多雨,收獲麥粒 水分含量高,田間感染了赤霉病的小麥在短短幾天內就會產生大 量的赤霉毒素,而這一點往往被糧食部門忽視。因此,應加強收獲期管理,及時清選赤霉病粒并干燥入倉。應支持糧食經營主體 加快分布式烘干倉儲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為分散農戶服務的機制, 防止毒素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