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于2月底至3月播種后,一般到4月中下旬就開始出苗,隨即進入馬鈴薯的中耕管理期,其技術要點主要有:
1、中耕培土
馬鈴薯每個葉腋在黑暗條件下都可萌發(fā)匍匐莖,匍匐莖頂端膨大形成塊莖,因此,培土可以增加地下莖節(jié)數(shù),有利于多發(fā)匍匐莖、多結薯,還可起到除草效果。同時,培土還可以防止塊莖外露形成青頭、綠肩,影響商品性。中耕為根系和塊莖的生長創(chuàng)造疏松的土壤環(huán)境,增溫保墑。中耕培土一般1—2次?! ?/div>
2、追肥
追肥可結合培土進行追施,一般每畝追施尿素5-8公斤。過多易引起徒長,影響結薯。追肥后,中耕培土,使肥料全部進入土層內。也可葉面追肥,用量少、效果快、成本低,更易于被農民所接受。馬鈴薯葉片大,葉面上有茸毛,對噴灑溶液有較好的吸附能力。根外追肥時要注意氮、磷、鉀的濃度要控制在2.0%以下。在馬鈴薯生長后期,根系吸收能力降低,滿足不了植株生長的需要。為此,可配合使用葉面肥來彌補不足。具體做法是:在收獲前25天左右,噴0.5%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增產效果顯著。如果馬鈴薯徒長,可噴施“多效唑”進行控制營養(yǎng)生長?! ?/div>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
0 條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