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nóng)民日報 》( 2016年07月06日 07 版)
馬鈴薯整個生育期可分為休眠期、發(fā)芽期、幼苗期、發(fā)棵期、結薯期和成熟期6個時期。
休眠期:新收獲的馬鈴薯塊莖在適宜的條件下必須經(jīng)過一定時期后才能發(fā)芽,這一時期為休眠期,這種現(xiàn)象為休眠。在生產(chǎn)上從莖葉衰敗后收獲時看作進入休眠期,休眠期長短從塊莖成熟收獲到芽眼開始萌發(fā)幼芽的天數(shù)計算。休眠期的長短由品種特性和貯藏的溫度決定。
發(fā)芽期:從種薯解除休眠,芽眼處開始萌芽,直至幼苗出土為發(fā)芽期。
幼苗期:從出苗到第8葉或第6葉平展為幼苗期,也稱團棵。
發(fā)棵期:主莖生長完成并開始側生莖葉生長,從團棵到主莖形成封頂葉(第16葉或12葉展平)為發(fā)棵期。
結薯期:主莖生長完成并開始側生莖葉生長,莖葉和塊莖的干物質(zhì)含量達到平衡時,便進入了以塊莖生長為主的結薯期。
成熟期:當50%的植株莖葉枯黃時,便進入成熟期。此時馬鈴薯地上、地下部分均已停止生長。
馬鈴薯處于苗期時管理很關鍵,主要措施有:1.及時培土保全苗。馬鈴薯田塊土壤大部分為黃壤土,土壤顆粒大,持水力差,土壤水分蒸發(fā)快。目前由于干土層為10-15厘米,而馬鈴薯種薯大小就達10厘米左右,出苗后會受旱災影響。對這類苗,出苗期要及時進行淺中耕培土,加厚覆蓋土層,切斷土壤毛細管,減緩水分蒸發(fā)速度,延長幼苗存活時間,盡力保全苗。覆土時間掌握在30%幼芽頂土時。
2.及時施肥促壯苗。高海拔地區(qū)有部分夜潮土,主要為壤土類型,土壤顆粒小,土壤保水力強,目前土壤墑情較好。對此類田塊出苗后要畝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迅速提苗,保壯苗。施肥方法是撒施于苗間,然后中耕、培土。
3.葉面噴施抗蒸騰劑。馬鈴薯葉片充分展開后,可使用抗蒸騰劑進行葉面噴施。抗蒸騰劑能在葉片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減緩水分蒸發(fā)??拐趄v劑可選用亞硫酸氫鈉,腐植酸,氯化鈣,黃腐酸(FA)、三唑酮、冠醚等,按產(chǎn)品說明書使用。
4.查苗補種。缺苗超過30%以上的地塊,可點種早熟玉米、云豆等作物,通過局部間作套種,提高田塊利用效率,減少損失,增加收益。如出苗后不久即有有效降雨,也可在雨天從馬鈴薯正常植株基部掰下側枝扦插,以減少缺苗。
5.地下害蟲防治。馬鈴薯播種后和苗期易遭受地下害蟲為害,造成爛種和缺苗,因此,要制訂防治地下害蟲的預案。地下害蟲主要是地老虎,對3齡以下的地老虎可噴施800倍液40%的辛硫磷或2000倍2.5%溴氰菊酯乳油。 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