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眾報濟南訊 (記者陳建志 通訊員周新國)離今年小麥成熟收獲還有1個月左右時間,記者獲悉,山東省22個小麥品種已經停止生產、退出市場,其中包括生兒育女40年的功勛品種魯麥1號。農業(yè)管理部門發(fā)文要求,經營者今年秋天不得銷售這些品種的種子。
山東省農業(yè)廳發(fā)出通告稱:“根據《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和農業(yè)部有關要求,經山東省第六屆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七次常委會會議審議,并按規(guī)定公示后,確定魯麥1號等22個小麥品種退出市場。”自2015年9月6日起,停止生產這些種子品種;2016年9月5日后,停止經營推廣這些種子品種。
這是山東省已經審(認)定,第五批退出市場的主要農作物品種。它們是:濟寧17號、聊麥16號、山農11號、煙農22號、萊州95021、金鐸1號、濱麥3號、淄麥7號、濰麥7號、山農1135、濟寧13號、濰麥6號、煙農18號、濱麥1號、萊農8834、魯麥22號、魯麥19號、PH82-2-2、魯麥15號、魯麥14號、魯麥7號、魯麥1號。
山東省種子管理總站有關專家介紹,隨著小麥育種水平的不斷提高,品種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老品種退市勢在必行。這批小麥品種是1983年至2004年通過我省審(認)定的,自審(認)定至今,推廣種植時間至少已有十幾年,最長的達33年。其中,魯麥1號是在山東農業(yè)大學教授李晴祺主持下,用矮豐3號作母本、孟縣201×牛朱特的雜交一代作父本進行雜交,于1976年選育而成的冬小麥新品種。這個品種1983年通過山東省審定,是我省實行農作物品種審定制度以來,正式審定的第一個小麥品種。它較好地協(xié)調了高產性與多抗性(特別是抗病性、抗干熱風能力與落黃性等)及廣泛適應性的關系,在黃淮麥區(qū)的魯西南、魯南、蘇北、豫東、皖北等地區(qū),作為主栽品種利用長達二十多年,年推廣面積曾達1000萬畝以上。它還作為親本,供我國科研人員用來雜交選育而成多個新品種,可謂功勛卓著。
在退市的品種中,有一個認定的小麥品種——PH82-2-2,十分引人注目。起初從事小麥育種時,我國科技人員多關注產量,而忽視其品質,后來才逐步重視品質指標。PH82-2-2是山東農業(yè)大學教授田紀春等育成的我國第一個優(yōu)質面包冬小麥新品種。他們利用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的長穗偃麥草與普通小麥(混合授粉)的遠緣雜交(RO)F材料,經鈷60(25kR)輻射后選育而成這個新品種,株型緊湊、分蘗力強、產量較高,顯著特征還是品質優(yōu)良,其籽粒琥珀色、透明度高、光澤性好,角質率高,籽粒容重810~830克/升。該品種1992年1月在北京通過制作優(yōu)質面包的部級鑒定,4月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10月在中國首屆農業(yè)博覽會上榮獲金獎。1993年,有關成果獲國家發(fā)明獎二等獎。
農村大眾報記者梳理發(fā)現,山東省第五批退市的這22個小麥品種,主要是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員選育而成的。其中,科研院所育成的有14個品種,山東農業(yè)大學、萊陽農學院等高等院校育成的有6個,由企業(yè)育成的僅有2個。究其原因,與當時育種科研人員和育種資源集中于國有科研部門、高等院校有關,這與目前企業(yè)走上一線成為農作物育種主體的形勢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