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育種中心主任孫永成3日表示,我國在航天育種領域,無論是實驗數量,研究成果,還是機理研究的深度,都走在世界前列。
這是孫永成在海南文昌參加于此間舉行的“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中心項目與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高峰論壇”時表示的。
據介紹,與世界其他航天大國不同,我國的航天生物學實驗以培育優(yōu)良的農作物品種為主要目的。1987年,中國利用第九顆返回式衛(wèi)星首次進行航天生物學試驗,至2008年“神舟七號”成功飛行時,共進行了23次試驗,累計航天生物試驗品種達到4500種,包括糧食作物、油料作物、經濟作物、蔬菜、花卉、昆蟲和禽類等。
據中國航天育種中心的數字,目前,中國已經通過太空選育實驗,培育成功近百個良種,其中,已經有40個品種通過了國家審定,此外,還有約3000個品種正在進行地面選育。
孫永成認為,在現代農業(yè)發(fā)展中,種子是技術含量最高的產品。中國在航天生物試驗領域所取得的進展,為世界的農業(yè)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例如,福建省農科院1996年選用當地水稻品種進行太空育種試驗,至2002年培育成功“Ⅱ優(yōu)航1號”超級再生稻,每畝年產量可達1372公斤,目前已經在中國和東南亞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航天育種是利用太空物理環(huán)境和地面的差異,如微重力、宇宙輻射、重粒子、弱磁場、高真空等作為誘變因子,使地面生物產生基因突變,借以培育優(yōu)良農作物品種,航天育種實質是物理誘變方法。這種方法是中國的育種專家、航天專家、生物工程專家共同努力下,開辟的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育種方法。
這是孫永成在海南文昌參加于此間舉行的“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中心項目與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高峰論壇”時表示的。
據介紹,與世界其他航天大國不同,我國的航天生物學實驗以培育優(yōu)良的農作物品種為主要目的。1987年,中國利用第九顆返回式衛(wèi)星首次進行航天生物學試驗,至2008年“神舟七號”成功飛行時,共進行了23次試驗,累計航天生物試驗品種達到4500種,包括糧食作物、油料作物、經濟作物、蔬菜、花卉、昆蟲和禽類等。
據中國航天育種中心的數字,目前,中國已經通過太空選育實驗,培育成功近百個良種,其中,已經有40個品種通過了國家審定,此外,還有約3000個品種正在進行地面選育。
孫永成認為,在現代農業(yè)發(fā)展中,種子是技術含量最高的產品。中國在航天生物試驗領域所取得的進展,為世界的農業(yè)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例如,福建省農科院1996年選用當地水稻品種進行太空育種試驗,至2002年培育成功“Ⅱ優(yōu)航1號”超級再生稻,每畝年產量可達1372公斤,目前已經在中國和東南亞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航天育種是利用太空物理環(huán)境和地面的差異,如微重力、宇宙輻射、重粒子、弱磁場、高真空等作為誘變因子,使地面生物產生基因突變,借以培育優(yōu)良農作物品種,航天育種實質是物理誘變方法。這種方法是中國的育種專家、航天專家、生物工程專家共同努力下,開辟的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育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