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育單位: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品種來源:來源于四川夾江人工栽培群體,通過系統(tǒng)選育而成?;磋b定為蘭科植物疊鞘石斛(Dendrobium denneanum Kerr)。
(3)特征特性:多年生,莖直立,圓柱形,不分枝,具多節(jié);葉革質,2列,線形或狹長圓形,先端鈍并且微凹或有時近銳尖而一側稍鉤轉,基部具鞘,葉鞘緊抱于莖。植株莖長平均53.3厘米,莖粗平均0.5厘米,單莖鮮重平均7.8克。植株分蘗力較強,生長旺盛,群體整齊性、一致性好,抗病性較強。
(4)產(chǎn)量表現(xiàn):兩個生長周期多點試驗,鮮莖平均畝產(chǎn)分別為1051.65 公斤 公斤和1070.4公斤;分別比對照增產(chǎn)210.8%和212.2%,增產(chǎn)極顯著。2009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901.4公斤,比對照增產(chǎn)223.9%,增產(chǎn)極顯著。外觀性狀和內在品質與對照相當。
(5)栽培要點:適當澆水,保持濕潤的氣候條件,忌澆水過多,避免積水爛根。3-4月每月施農(nóng)家肥一次,5、6月可選用腐熟的農(nóng)家肥上清液或含N、P、K的多元復合肥水溶液施用,每畝1000 公斤,濃度宜低不宜高,以免造成燒根。注意施肥水時間要在清晨露水干后進行,嚴禁在烈日當空的高溫下施用肥水。每年除草2次,第1次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第2次在11月,將石斛株間和周圍的雜草及枯枝落葉除去,在夏季高溫季節(jié),不宜除草。栽種5年后,除去枯朽老根,進行分株,以促進植株的生長和增產(chǎn)增收。主要防治黑斑病,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噴霧1-2次。每年10月至次年2月,采收已生長2-3年的莖。
(6)適宜種植地區(qū):四川石斛道地產(chǎn)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