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青薯7號(原代號6-21)
審定編號:青種合字第0210號
品種來源:青海省農(nóng)林科學(xué)院作物所于1995年以“92-32-42(高原4號×magura)”為母本,“92-5-2(青薯168×semenil)”為父本,通過有性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株高50.1±4.59厘米。半光生幼芽頂部較尖,呈紫色,中部黃色,基部橢圓形,綠色,茸毛少。莖綠色、莖橫斷面三棱型,莖翼直狀。葉色綠,中等大小,邊緣平展,復(fù)葉橢圓形,排列中等緊密,互生或?qū)ι?,?對側(cè)小葉,頂小葉尖形,次生小葉5對,互生,托葉呈鐮形。聚傘花序,花蕾橢圓形,淺綠色,花柄節(jié)淺綠色;萼片淺綠色,尖銳形,花冠紫色;花瓣尖,深紫色,基部深紫色,雌蕊花柱長,柱頭圓形,二分裂,黃色;雄蕊5枚,聚合成圓柱狀,黃色。無天然果。薯塊扁圓形,表皮光滑。表皮黃色,薯肉黃色,致密度緊。芽眼淺,芽眼數(shù)5-6個,結(jié)薯集中。單株產(chǎn)量0.655±0.049千克,單株結(jié)薯數(shù)3.3±1.05個,單塊重0.105±0.046千克。早熟,生育期84±3天,全生育期115±3天。耐旱、耐寒、耐鹽堿性強,較感馬鈴薯花葉病毒。
品質(zhì)產(chǎn)量:塊莖淀粉含量16.92%、維生素C20.52毫克/100克、粗蛋白2.37%、還原糖0.168%,蒸食品味好。水地畝產(chǎn)2500-3000千克,低位山旱地畝產(chǎn)2300-2700千克,中位山旱地畝產(chǎn)2000-2500千克,高位山旱地畝產(chǎn)2000-2200千克。
栽培要點:結(jié)合深秋翻,畝施有機肥2000-4000千克, 純氮10.0千克,五氧化二磷5.2千克,氧化鉀10.0千克,現(xiàn)蕾至開花前追施純氮4.6千克。播種期為4月中旬。畝播量150-200千克。等行種植行距60-70厘米,寬窄行種植,寬行80-90厘米,窄行25-30厘米,株距25-30厘米;水地密度每畝3000株,旱地密度每畝4000株。
適應(yīng)地區(qū):適宜我省水地及低、中、高位山旱地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