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審定編號:閩審薯2010006
作物種類:甘薯
品種名稱:莆薯16
選育單位:福建省莆田市農(nóng)業(yè)科學(xué)研究所
品種來源:YT3-1/黃金千貫
特征特性:株型短蔓半直立,單株分枝數(shù)8~16條,成葉心帶齒形,成葉、頂葉、葉柄、莖均為綠色,葉脈紫色,蔓粗中等;單株結(jié)薯2~6個,薯塊長紡綞形,薯皮、薯肉均為白色。省區(qū)試兩年平均:曬干率38.11%,比對照金山57高11.68個百分點;出粉率26.78%,比對照高10.16個百分點,食味評分82.7,比對照高2.7分。省區(qū)試抗病性鑒定綜合評價為:中抗蔓割病、感薯瘟病。薯塊耐貯藏性一般。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7年參加省甘薯區(qū)試,平均鮮薯畝產(chǎn)1709.05公斤,比對照品種金山57減產(chǎn)34.53%,達極顯著水平;平均薯干畝產(chǎn)643.60公斤,比對照減產(chǎn)3.22%,未達顯著水平;平均淀粉畝產(chǎn)451.13公斤,比對照增產(chǎn)9.36%,達極顯著水平。2008年續(xù)試,平均鮮薯畝產(chǎn)1877.43公斤,比對照減產(chǎn)32.28%,達極顯著水平;平均薯干畝產(chǎn)720.16公斤,比對照減產(chǎn)4.62%,未達顯著水平;平均淀粉畝產(chǎn)507.00公斤,比對照增產(chǎn)5.50%,未達顯著水平。兩年平均:鮮薯畝產(chǎn)1793.24公斤,比對照減產(chǎn)33.37%;薯干畝產(chǎn)681.88公斤,比對照減產(chǎn)3.96%;淀粉畝產(chǎn)479.07公斤,比對照增產(chǎn)7.29%。2009年全省生產(chǎn)試驗平均鮮薯畝產(chǎn)1584.0公斤,比對照金山57減產(chǎn)28.66%。
栽培技術(shù)要點:早薯6月上旬前栽插,晚薯8月上旬前栽插。畝植3000~4500株。畝施純N12~15公斤,氮磷鉀比例1:0.8:1.6,基肥、點穴肥、夾邊肥比例4:2:4。全生育期140~160天。該品種耐肥、不耐旱,栽培上應(yīng)注意加強水肥管理。
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意見:莆薯16屬淀粉型甘薯品種。淀粉產(chǎn)量較高;曬干率、出粉率高,鮮薯食用品質(zhì)較優(yōu);中抗蔓割病、感薯瘟?。贿m宜福建省非薯瘟病病區(qū)種植,栽培上應(yīng)注意加強水肥管理。經(jīng)審核,符合福建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認)定規(guī)定,通過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