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甘薯
品種名稱:冀紫薯1號
申 請 者: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xué)院糧油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xué)院糧油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徐煙紫337放任授粉
特征特性:鮮食型、高花青素型品種。萌芽性較好,長蔓,分枝數(shù)7~8個,莖蔓中等粗,葉片淺裂,頂葉黃綠色,成年葉綠色,葉脈紫色,莖蔓綠色帶紫點。薯形長紡,紫紅皮紫肉,結(jié)薯較集中薯塊較整齊,單株結(jié)薯2~3個,大中薯率高,食味一般,貯藏性好。烘干率29.41%,淀粉率19.22%,粗蛋白7.46%,還原糖3.14%,可溶糖4.27%,花青素含量17.92毫克/100克;食味品質(zhì)描述:黏度57.3,甜度67.2,香味69,纖維量72.1,總評67.7,食味總體中等。中抗根腐病、莖線蟲病和黑斑病。鮮薯產(chǎn)量:第1生長周期畝產(chǎn)1415.5千克,比對照品種寧紫薯1號增產(chǎn)9.90%,第2生長周期畝產(chǎn)1371.4千克,比對照品種寧紫薯1號增產(chǎn)3.34%;薯干產(chǎn)量:第1生長周期畝產(chǎn)422千克,比對照品種寧紫薯1號增產(chǎn)31.66%,第2生長周期畝產(chǎn)397.6千克,比對照品種寧紫薯1號增產(chǎn)28.05%;淀粉產(chǎn)量:第1生長周期畝產(chǎn)272.1千克,比對照品種寧紫薯1號增產(chǎn)9.94%,第2生長周期平畝產(chǎn)263.5千克,比對照品種寧紫薯1號增產(chǎn)3.33%。
栽培技術(shù)要點:1.小拱棚育苗或溫棚育苗,30℃~32℃高溫催芽,25℃~28℃中溫長苗,20℃~22℃煉苗。出苗后上午8至10點及時通風(fēng)換氣,棚內(nèi)溫度不超過35℃,下午4點停止通風(fēng)。水分管理見干見濕,剪苗前3天停止灌水。2.終霜后定植,起壟栽培,行距60~80厘米,壟高20~25厘米,種植密度2500~3000株/畝。一般肥力地塊施氮磷鉀分別為8、8、24千克/畝。3.種植前用辛硫磷微膠囊懸浮液5倍液浸苗根15分鐘,防治莖線蟲病,浸泡后及時栽種?;蚨ㄖ矔r用吡蟲啉或地蚜靈摻土穴施,兼治莖線蟲和地下害蟲。4.封壟期有旺長趨勢時,畝用多效唑50~80克噴霧,間隔7天噴2~3次,控制旺長,調(diào)節(jié)養(yǎng)分分配。 5.霜降前收獲加工。機械打蔓后晾曬2天,有利于機械收獲。
適宜種植區(qū)域及季節(jié):適宜在河北甘薯產(chǎn)區(qū)種植。
注意事項:應(yīng)注意防控莖線蟲病。在平原區(qū)栽植時容易徒長,應(yīng)注意控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