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遼單33號(原代號遼試553)
引種單位:遼寧東亞種業(yè)內蒙古分公司
品種來源: 1995年以自選系遼3180為母本與外引系吉853雜交組配而成。遼3180是從引入的國外雜交種經多代自交及抗性鑒定選擇育成。吉853從吉林省農業(yè)科學院引入。2001年經過遼寧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
特征特性:
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第1葉片為長橢圓型,第2、3葉細長,
直立,生長勢強,葉緣呈綠色,中部葉片寬。
植株:成株高260厘米,株型為塔型,總葉片數20-21片。穗位以下葉片平展,穗位以上葉片直立,穗位以上葉片6片左右。
雄穗:花藥黃色,雄穗分枝10-12個,主軸與分枝上雄小穗
排列緊密,花粉量充足。
雌穗:花絲紅色,穗位103厘米,穗粗5.3厘米,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40粒左右,穗軸紅色,果穗長錐型,苞葉適中,不禿尖。
籽粒:黃色,偏硬粒型,百粒重43克。
品質:
2001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沈陽)鑒定,總淀粉含量78.9%,粗蛋白含量11.4%,粗脂肪含量4.22%,賴氨酸含量0.30%,容重761g/L。
抗性鑒定結論:
2000年吉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高抗大斑病(0級),青枯病病株率4.7%,絲黑穗病病株率9.4%。經抗病接種鑒定及田間觀察表明:大小斑病、尾孢菌葉斑病、彎孢菌葉斑病,抗絲黑穗病、青枯病,抗玉米螟。
試驗情況:
2003年參加自治區(qū)中熟玉米生產試驗四點平均產量為705.7公斤,比對照四單19減產3.9%, 1點增產,3點減產。平均生育期131天,比對照四單19晚7天。
栽培技術要點:
選擇土壤肥力中上等或水肥條件較好的地塊。播前應進行種子處理,在生育期較短的地區(qū)應適時早播。清種密度以48000-49500株/hm2為宜,作為夏玉米種植可適當提高到60000株/hm2,采用比空、間套種可增加雙穗率提高單株生產力。施肥以N、P、K配合使用為好,追肥以出苗后30、50天分兩次進行為好。
注意事項:防治粘蟲和玉米螟。
適宜區(qū)域:≥10℃活動積溫2750℃以上地區(qū)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