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蒙審甜2006002號
品種名稱:內甜抗202(原名內101)
選育單位:內蒙古自治區(qū)農牧業(yè)科學院甜菜研究所
品種來源:1999年以抗叢根病自交系HBB-1為母本,豐產耐叢根病自交系AB8301為 父本,雜交選育的多粒型二倍體抗叢根病雜交種。
性狀描述:
葉:葉片大,葉暗綠色,葉叢斜立,葉柄較短,功能葉片壽命長。
塊根:圓錐型,根體較長,根肉白色,根溝較淺。
田間病情指數(shù):
2005年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抗(耐)三級(中度)叢根病生產試驗中,病情指數(shù)0.075。
試驗情況:
2002年在內蒙古自治區(qū)區(qū)域試驗中,畝產量2911.9kg,比對照種甜研303提高113.6%;含糖率17.19%,比對照提高1.60度;畝產糖量500.6kg,比對照提高135.6%。
2003年在內蒙古自治區(qū)區(qū)域試驗中,畝產量2548.7kg,比對照甜研303提高54.2%;含糖率15 .56%,比對照提高2.50度;產糖量396.6kg/畝,比對照提高83.9%。
2005年在內蒙古自治區(qū)中、東部普通組生產試驗中,畝產量為4235kg,對照甜研309畝產量 為2848kg,比對照增加48.71%;含糖率為16.67度,對照為16.77度,比對照減少0.1度;產 糖量為705.97kg/畝,對照為477.61kg/畝,比對照增加47.81%。
栽培技術要點:選地勢平坦,中等肥力以上的土地。播種量1.5kg/畝,種 植密度5000?6000 株/畝為宜。播種時施種肥磷酸二銨10kg/畝,定苗后追施尿素7.5kg/畝。
注意事項:苗期防蟲,中期加強田間管理,后期防病。
適宜地區(qū):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呼和浩特市、興安盟、赤峰市地區(qū)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