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桂審蔬2009001號
品種名稱:瑞豐2號紫長茄
選育單位:廣西農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品種來源:母本是從廣西農家品種“胭脂茄”經4代定向選擇而成的穩(wěn)定株系。父本是從引進的 “海南2號”茄子品種經3代株系選擇而成的穩(wěn)定株系。
特征特性:早熟,苗齡春茬約60~100天,秋茬約40天。從定植至始收春茬為50~60天左右,秋茬為40~45天左右。植株長勢較旺,株形較開張,葉綠色,葉形為長橢圓邊緣有淺裂,葉脈、果柄、萼片均呈紫色。門茄著生于第8~9節(jié),花紫色,易座果,果實棒形,果實下端稍尖,商品果長26~28厘米,粗3.5~4.0厘米,單果重150~180克,茄子外皮紫紅色、有光澤,皮薄肉嫩,肉白色且切口不易變褐色,質柔軟,品質佳,略有香味;不抗青枯病,成株耐寒及耐熱性強,幼苗耐熱性中等,耐肥,適合春、夏、秋露地栽培。
產量表現:2005年進行露地品種比較試驗,春季前期產量和總產量分別比對照瑞豐一號減產9.1 %和8.4 %,秋季前期產量和總產量分別比對照瑞豐一號減產8.3 %和10.1%。2006-2007年分別在賀州市、貴港市、靈川縣等市縣進行試驗示范,平均每667?產量為3579.2千克。
栽培要點:忌連作,建議采用水旱輪作或嫁接栽培。1、在我區(qū)春季栽培:桂南在頭年的11底至12月初育苗;桂中在當年1月份;桂北在當年的2月至3月上旬播種。2、畦面寬約1.3米,畦溝寬0.4米,雙行種植,每穴一株,春植株行距55厘米~60厘米,畝栽約1300~1400株;秋季可適當密植,畝栽約1600株。3、每667 米2施優(yōu)質腐熟有機肥2000 千克,生育期間追施三元復合肥3~4次,每次每667 米2約7千克.3、病蟲害防治:春季育苗時要預防苗期猝倒病;夏秋高溫多雨注意防綿疫病。4~9月栽培時注意防茄螟、茶黃螨、白粉虱 。4、采收。一般花后20天~25天為采收期。當茄果的萼片與果實交接處的白色環(huán)(俗稱茄眼)不明顯時,即可采收。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在生產上有較大的應用價值,通過審定,可在在全區(qū)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