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 花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棉2005001
品種名稱:湘雜棉6號(原名:湘YP3)
選育單位:國家雜交棉新品種技術(shù)研究推廣中心
湖南省棉花科學(xué)研究所
品種來源:8891×M-23雜交選配的雜交棉花組合
審定情況:2004年12月通過江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7.1天,株高125.2厘米,出苗好,子葉中大,植株高大,寶塔型,花藥黃色,鈴大,吐絮暢。果枝層數(shù)17-19層,單株結(jié)鈴29.0個,單鈴重5.6克,衣分41.4%,籽指10.8克,衣指7.7克。長度27.8mm,整齊度48.1%,比強度20.8cN/tex,馬克隆值5.36,反射率為75.9%,黃度為8.4,伸長率6.8%,紡紗均勻性指數(shù)132.3。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2-2003年參加江西省棉花區(qū)試,2002年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畝產(chǎn)分別為278.1公斤、113.4公斤、79.4公斤,分別比對照泗棉3號增產(chǎn)14.1%、增產(chǎn)1.5%、減產(chǎn)2.9%;2003年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畝產(chǎn)分別為282.0公斤、118.5公斤、80.6公斤,分別比對照泗棉3號增產(chǎn)12.9%、增產(chǎn)6.4%、增產(chǎn)9.7%。
適宜地區(qū):全省作中短絨纖維專用棉品種種植。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時播種,在薄膜覆蓋育苗條件下,4月上中旬抓住“冷尾、暖頭”搶晴天播種,并做到“二濕一干”,即采取濕缽、干子播種、濕土覆蓋1.5-2厘米。合理密植,一般大田移栽密度每畝1500株左右。施足基肥,施好平衡肥,穩(wěn)施蕾肥,重施花鈴肥,補施蓋頂肥,特別是注意中后期的肥水管理,根據(jù)田間實際情況,補施葉面肥。根據(jù)田間病蟲害發(fā)生情況防治病蟲害,注意防治紅蜘蛛和棉蚜。該組合營養(yǎng)生長旺盛,對肥水需求水平高,總的要求是化學(xué)調(diào)控須看天,看棉苗的生長態(tài)勢,因地制宜把握使用調(diào)節(jié)劑的時間和用量。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棉2005002
品種名稱:贛雜106
選育單位:江西省棉花研究所
新余市渝水區(qū)棉花原種場
品種來源:8810×66系雜交選配的雜交棉花組合
審定情況:2005年3月通過江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1.6天,霜前花率72.6%,株高130.2厘米。出苗好,植株中高,桃大。單株結(jié)鈴29.3個,單鈴重5.6克,衣分39.5%,籽指12.0克,衣指7.6克,枯萎病病指8.8。纖維品質(zhì)(HVICC標準):長度29.6mm,整齊度85.5%,比強度31.6cN/tex,馬克隆值4.9,反射率為76.7%,黃度為8.3,伸長率為6.4%,紡紗均勻性指數(shù)143.8。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3-2004年參加江西省棉花區(qū)試,2003年平均畝產(chǎn)皮棉104.4公斤、畝產(chǎn)籽棉271.0公斤,分別比對照中棉所29增產(chǎn)0.6%、增產(chǎn)3.35%;2004年平均畝產(chǎn)皮棉122.84公斤、畝產(chǎn)籽棉303.8公斤,分別比對照中棉所29增產(chǎn)12.95%、增產(chǎn)16.71%。
適宜地區(qū):全省棉區(qū)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shù)要點:清明前后播種,5月上中旬移栽,畝栽1800株左右。移栽時要施足基肥;蕾期增施有機肥、磷鉀肥和微肥;早施、重施花鈴肥?;适┻M口復(fù)合肥5公斤;蕾肥畝施餅肥50-75公斤,尿素3-5公斤,磷肥25公斤,氯花鉀15-20公斤,硼肥和鋅肥各0.5公斤;花鈴期畝施尿素15-20公斤,氯化鉀15公斤;9月份以葉面肥為主。化控應(yīng)視苗情少量多次,切勿重控。及時防治病蟲害。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棉2005003
品種名稱:南抗9號
選育單位:南京紅太陽種業(yè)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L-573(12×S573)×RD-08(RD62定向選擇)雜交選配的雜交棉花組合
審定情況:2005年3月通過江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28.9天,霜前花率74.8%,株高135.9厘米。出苗好,子葉中大,桃中等。單株結(jié)鈴31.2個,單鈴重5.2克,衣分42.0%,籽指10.8克,衣指7.4克,枯萎病病指10.1。纖維品質(zhì)(HVICC標準):長度29.5mm,整齊度84.6%,比強度30.8cN/tex,伸長率為6.2%,馬克隆值5.2,反射率為75.7%,黃度為8.5,紡紗均勻性指數(shù)138.3。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3-2004年參加江西省棉花區(qū)試,2003年平均畝產(chǎn)皮棉116.5公斤、畝產(chǎn)籽棉281.5公斤,分別比對照中棉所29增產(chǎn)12.2%、增產(chǎn)7.4%;2004年平均畝產(chǎn)皮棉126.47公斤、畝產(chǎn)籽棉296.5公斤,分別比對照中棉所29增產(chǎn)16.3%、增產(chǎn)13.9%。
適宜地區(qū):全省棉區(qū)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shù)要點:育苗移栽4月初播種,移栽每畝用種量0.4公斤左右。合理密植,一般每畝以1500-1800株為宜。高產(chǎn)栽培條件下,肥料水平較高,宜進行全生育期化控。畝施有機肥1000公斤(基肥),標氮25公斤左右,磷肥5公斤左右,鉀肥15公斤左右。肥料施用遵循前輕后重的原則,氮肥50%作基肥,50%作花鈴肥;磷肥90%作基肥,10%作追肥;鉀肥60%作基肥,40%作追肥?;室松钍ㄢ彿室嗽?月上旬,8月上旬分兩次施用,8月下旬看苗補肥。注意對蟲害的防治,藥劑防治延到吐絮期。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棉2005004
品種名稱:SH01-3
選育單位:湖北省國營三湖農(nóng)場農(nóng)科所
品種來源:KG18(鄂抗棉7號系選)×KG-4(028370系選)雜交選配的雜交棉花組合
審定情況:2005年3月通過江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32.0天,霜前花率74.8%,株高147.8厘米。出苗好,子葉中大,桃中等。單株結(jié)鈴31.1個,單鈴重5.2克,衣分43.6%,籽指10.7克,衣指8.1克,枯萎病病指5.3。纖維品質(zhì)(HVICC標準):長度30.2mm,整齊度84.6%,比強度31.1cN/tex,馬克隆值4.5,反射率為77.5%,黃度為7.9,伸長率為6.5%,紡紗均勻性指數(shù)147.8。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3-2004年參加江西省棉花區(qū)試,2003年平均畝產(chǎn)皮棉117.6公斤、畝產(chǎn)籽棉276.9公斤,分別比對照中棉所29增產(chǎn)13.4%、增產(chǎn)5.6%;2004年平均畝產(chǎn)皮棉126.33公斤、畝產(chǎn)籽棉282.4公斤,分別比對照中棉所29增產(chǎn)16.16%、增產(chǎn)8.5%。
適宜地區(qū):全省棉區(qū)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shù)要點:一般4月上中旬播種,營養(yǎng)缽育苗一般大田需種0.35公斤。二葉一心至三葉一心時移栽,行距3.5尺,株距1.3-1.4尺,高肥條件下,每畝1300-1400株。做到施足底肥(以有機肥和農(nóng)家肥或復(fù)合肥為主),穩(wěn)施蕾肥,早施重施花鈴肥,補施壯桃肥(或稱蓋頂肥)、微肥(硼肥、鋅肥)和葉面噴肥,防早衰。視苗情氣候,控制好縮節(jié)胺的用量和次數(shù),嚴格按少量多次的原則,合理施用;重點時期為現(xiàn)蕾期、開花期和打頂后。及時去葉枝,深中耕,深施肥,高培土,促根下扎,防倒伏,遇高溫干旱灌水降溫防歪嘴桃。苗期抓好蚜蟲、紅蜘蛛、盲蝽象的防治,對棉鈴蟲的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xué)防治相結(jié)合,后期加強對紅蜘蛛與斜紋夜蛾的防治。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棉2005005
品種名稱:泗雜2號
選育單位:江蘇省泗陽棉花原種場
品種來源:泗陽1214(冀328×泗陽269后代選系)×泗陽735(泗陽263×中375后代選系)雜交選配的雜交棉花組合
審定情況:2005年3月通過江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9.7天,霜前花率70.8%,株高129.6厘米。出苗好,子葉大,桃中等,植株中等。單株結(jié)鈴29.4個,單鈴重4.9克,衣分41.7%,籽指10.5克,衣指7.6克,枯萎病病指6.6。纖維品質(zhì)(HVICC標準):長度30.8mm,整齊度85.1%,比強度31.4cN/tex,馬克隆值4.8,反射率為76.7%,黃度為8.4,伸長率為6.5%,紡紗均勻性指數(shù)149.7。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3-2004年參加江西省棉花區(qū)試,2003年平均畝產(chǎn)皮棉101.8公斤、畝產(chǎn)子棉254.7公斤,分別比對照中棉所29減產(chǎn)1.9%、減產(chǎn)2.9%;2004年平均畝產(chǎn)皮棉117.89公斤、畝產(chǎn)籽棉271.3公斤,分別比對照中棉所29增產(chǎn)8.40%、增產(chǎn)4.2%。
適宜地區(qū):全省棉區(qū)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shù)要點:營養(yǎng)缽育苗,于4月5 -15日選晴好天氣播種。該組合植株高度中等,長勢較強,適當稀植,可提高單株生產(chǎn)力,以利發(fā)揮個體增產(chǎn)作用。中等肥力土壤每畝2000株左右,高肥力田塊控制在每畝1800株左右比較適宜。肥料運籌做到氮、磷、鉀肥合理搭配,采用“前輕、中重、后補”的原則,并注重適量增加鉀肥及有機肥用量?;{(diào)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則,一般助壯素總用量在10克左右,在盛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及打頂以后分別施1.5克、2.0-2.5克、3克、3.5-4.0克。塑造中壯株型,培養(yǎng)高效群體。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棉2005006
品種名稱:楚雜180
選育單位:湖北荊楚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204(鄂抗棉6號選)×M31雜交選配的雜交棉花組合
審定情況:2005年3月通過江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9.4天,霜前花率78.4%,株高127.7厘米。出苗一般,子葉肥大,桃中等,植株中高。單株結(jié)鈴29個,單鈴重5.4克,衣分41.7%,籽指11.1克,衣指7.7克,枯萎病病指2.5。纖維品質(zhì)(HVICC標準):長度30.0mm,整齊度84.3%,比強度30.0cN/tex,馬克隆值5.0,反射率為76.7%,黃度為8.4,伸長率為6.4%,紡紗均勻性指數(shù)137.0。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3-2004年參加江西省棉花區(qū)試,2003年平均畝產(chǎn)皮棉110.70公斤、畝產(chǎn)籽棉272.0公斤,分別比對照中棉所29增產(chǎn)6.60%、增產(chǎn)3.7%;2004年平均畝產(chǎn)皮棉117.56公斤、畝產(chǎn)籽棉274.9公斤,分別比對照中棉所29增產(chǎn)8.09%、增產(chǎn)5.6%。
適宜地區(qū):全省棉區(qū)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shù)要點:4月上中旬播種,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畝用種量350克。苗齡一般不超過30天,每畝密度1600株左右。在底肥施足的基礎(chǔ)上,在蕾期施尿素20公斤,見花后即施入餅肥40公斤,鉀肥20公斤,復(fù)合肥15公斤;8月上旬最后施復(fù)合肥20公斤。在9月15日前持續(xù)干旱超過五天以上即要進行灌溉。作好對蚜蟲、紅蜘蛛、盲蝽象、棉鈴蟲、紅鈴蟲等各種害蟲的綜合防治。
西 瓜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西瓜2005001
品種名稱:新臺農(nóng)八號
選育單位:江西省贛新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西農(nóng)八號F1代品種經(jīng)自交分離6代選擇自交系×0225雜交選配的雜交西瓜組合
審定情況:2004年12月通過江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中熟品種,果實發(fā)育期30天,植株生長勢強,抗病性強,坐果性中等,商品果率86.6%,整齊度好,果實橢圓型,果皮底色綠色,上覆深綠色齒條帶,果實剖面好,果肉深紅色,肉質(zhì)脆,纖維細,汁液中,口感好,果實中心糖含量11.1%,果皮厚度1.2厘米,貯運性好,平均單瓜重4.9公斤。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2-2003年參加江西省西瓜區(qū)試,2002年平均畝產(chǎn)1579公斤,比對照西農(nóng)八號減產(chǎn)17.8%;2003年平均畝產(chǎn)2930公斤,比對照西農(nóng)八號減產(chǎn)3.0%。
適宜地區(qū):全省各地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shù)要點:耐重茬,宜沙質(zhì)土壤種植,育苗移栽,合理稀植,栽插規(guī)格以每畝400-600株為適。坐果前期注意水肥控制,以防植株旺長,造成坐果困難,三蔓整枝,避免低節(jié)位留果,以第二、三雌花留果較好,每株留1-2果坐果,遇陰雨天氣或蟲媒不足,需人工輔助授粉,膨果期注意水肥供應(yīng),以防果實畸形、空心等。加強病蟲害的防治。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西瓜2005002
品種名稱:禾山無籽一號
選育單位:江西省玉豐種業(yè)有限公司
江西省玉豐種業(yè)有限公司臺農(nóng)西甜瓜研究所
品種來源:新疆優(yōu)良四倍體品種×南方抗病二倍體品種雜交選配的雜交西瓜組合
審定情況:2004年12月通過江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中晚熟無籽西瓜品種,果實發(fā)育期30天,植株生長勢中強,抗病性中,易坐果,商品果率93.1%,整齊度好,果實圓球型,果皮墨綠色,果實剖面好,果肉粉紅色,肉質(zhì)嫩,纖維細,汁液中,口感中,果實中心糖含量11.4%,果皮厚度1.6厘米,貯運性好,單瓜重4.2公斤。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2-2003年參加江西省西瓜區(qū)試,2002年平均畝產(chǎn)1446公斤,比對照黑蜜二號減產(chǎn)5.18%;2003年平均畝產(chǎn)2290公斤,比對照黑蜜二號減產(chǎn)8.9%。
適宜地區(qū):全省各地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沙質(zhì)土壤種植??刹捎么哐坎シN,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地膜覆蓋栽培。畝保苗650株左右,株行距0.5×2米。采用雙蔓或三蔓整枝,主蔓二、三雌花坐果為宜。施足底肥,看苗追肥,適當噴施葉肥。注意病蟲防治。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西瓜2005003
品種名稱:春紅玉
選育單位:江西華農(nóng)種業(yè)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臺灣黑美人多代分離種×臺灣黑美人多代分離種雜交選配的雜交西瓜組合
審定情況:2004年12月通過江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早熟小果型西瓜品種,果實發(fā)育期24天,植株生長勢中強,抗病性中強,坐果性中等,商品果率86.9%,整齊度好,果實橢圓型,果皮底色綠色,上覆深綠色齒條帶,果實剖面好,果肉粉紅色,肉質(zhì)脆,纖維中,汁液多,口感中,果實中心糖含量11.4%,果皮厚度0.45厘米,貯運性差,平均單瓜重1.8公斤。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2-2003年參加江西省西瓜區(qū)試,2002年平均畝產(chǎn)1769公斤,比對照早春紅玉增產(chǎn)52.0%;2003年平均畝產(chǎn)1564公斤,比對照黃小玉減產(chǎn)11.6%。
適宜地區(qū):全省各地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shù)要點:對各種土壤的適應(yīng)性廣泛,容易栽培。一般每株可留2-4果,結(jié)果后增加施肥,以提高產(chǎn)量。參照當?shù)亓?xí)慣種植。
油 菜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油2005001
品種名稱:贛油雜2號
選育單位:江西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旱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99A01-3×98C602雜交選配的雜交油菜組合
審定情況:2005年3月通過江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屬甘藍型半冬性。全生育期202.2天。株高160.1厘米,該品種生長穩(wěn)健,一致性較好,抗倒耐漬性較強。分枝高度63.6厘米,一次分枝7.1個,全株有效角果數(shù)286.7個,每角粒數(shù)19.4粒,千粒重3.6克。硫代葡萄糖甙含量26.6µmol/g,芥酸含量0.75%,含油量39.12%,菌核病病株率18.9%,病指5.5。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1-2003年參加江西省油菜區(qū)試,2001-2002年平均畝產(chǎn)109.00公斤,比對照中油821增產(chǎn)10.89%,極顯著;2002-2003年平均畝產(chǎn)133.00公斤,比對照中油821增產(chǎn)23.15%,達極顯著水平。
適宜地區(qū):全省各地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shù)要點:移栽宜在9月下旬播種,直播宜在10月上中旬播種。移栽每畝用種量0.1公斤,直播每畝用種量0.2-0.3公斤。移栽苗齡30-35天,6-7片葉,移栽株行距10×5寸,每畝定苗0.8-1萬株之間,直播株行距10×3.5-4.5寸,每畝定苗1.0-1.5萬株之間。施足底肥(磷肥25公斤),早施苗肥(復(fù)合肥7-8公斤、鉀肥15-6公斤),重施苔肥,氮、磷、鉀合理配施,增施硼肥。苗期防治菜青蟲、蚜蟲,花期噴藥防治菌核病。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油2005002
品種名稱:華贛油1號
選育單位: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品種來源:245A{[(AB1/華雙2號)//華雙2號]///1141B}×1815雜交選配的雜交油菜組合
審定情況:2005年3月通過江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屬甘藍型半冬性。全生育期204.2天。株高155.4厘米,該品種生長穩(wěn)健,一致性較好,抗倒耐漬性強。分枝高度57.9厘米,一次分枝7.5個,全株有效角果數(shù)256.4個,每角粒數(shù)23.2粒,千粒重3.4克。硫代葡萄糖甙含量25.7µmol/g,芥酸含量0.00%,含油量42.01%,菌核病病株率7.1%,病指3.4。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2-2004年參加江西省油菜區(qū)試,2002-2003年平均畝產(chǎn)135.0公斤,比對照中油821增產(chǎn)25.0%,極顯著;2003-2004年平均畝產(chǎn)146.78公斤,比對照中油821增產(chǎn)17.61%,達顯著水平。
適宜地區(qū):全省各地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shù)要點:育苗移栽宜在9月5-10日播種,直播宜在9月20-25日播種。育苗移栽每畝密度宜在6000-8000株,直播每畝密度宜在10000-12000株。合理施肥,80%肥作底肥,20%肥作追肥,追肥應(yīng)以臘肥為主,每畝用1公斤硼肥作底肥。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油2005003
品種名稱:中油雜4號
選育單位: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 96A(92159A與中雙四號回交轉(zhuǎn)育)×93275(BR14/華雜3號)雜交選配的雜交油菜組合
審定情況:2005年3月通過江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屬甘藍型半冬性。全生育期204.9天。株高156.5厘米,該品種豐產(chǎn)性、穩(wěn)產(chǎn)性、適應(yīng)性好,抗倒耐漬性較強。分枝高度57.8厘米,一次分枝7.5個,全株有效角果數(shù)328.3個,每角粒數(shù)16.3粒,千粒重3.8克。硫代葡萄糖甙含量18.8µmol/g,芥酸含量0.00%,含油量38.10%,菌核病病株率5.3%,病指2.5。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2-2004年參加江西省油菜區(qū)試,2002-2003年平均畝產(chǎn)121.00公斤,比對照中油821增產(chǎn)12.04%,極顯著;2003-2004年平均畝產(chǎn)135.14公斤,比對照中油821增產(chǎn)8.29%。
適宜地區(qū):全省各地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shù)要點:育苗移栽9月上、中旬播期,直播9月下旬播種。合理密植,育苗、直播田都要及時間苗、定苗。直播田密度 1.3萬株/畝左右,移栽田塊一般1萬株左右。每畝施復(fù)合肥50公斤,尿素10公斤,硼砂1.5公斤作底肥,并針對油菜各階段苗勢長相追肥,追肥以尿素為主,苗、苔肥各8公斤/畝。除用硼砂1.5公斤作底肥外,在抽苔期噴施0.2%的硼砂溶液50公斤/畝預(yù)防油菜花而不實。用氯氰菊脂加40%樂果按1:2000倍液防治蚜蟲和菜青蟲,初花后一周內(nèi)每畝用40%菌核凈200克兌水50公斤防治菌核病。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油2005004
品種名稱:德油16(原名:德油93289)
選育單位:德農(nóng)正成種業(yè)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
德農(nóng)正成種業(yè)有限公司貴州油料研究所
品種來源:932AB×892R雜交選配的雜交油菜組合
審定情況:2005年11月通過江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屬甘藍型半冬性中熟隱性核不育雜交油菜品種。該品種長勢、一致性均較好,抗倒性較好,苗期生長快,幼苗半直立,葉色淡綠,花瓣黃色,后期分枝多。全生育期209.5天,比對照中油雜2號長0.6天。株高170.7厘米,分枝高度70.3厘米,一次分枝7.9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317.0個,每角粒數(shù)19.1粒,千粒重3.78克。菌核病病株率12.0%,病指4.9。硫代葡萄糖甙含量28.9µmol/g,芥酸含量0.64%,含油量37.8%。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3-2005年參加江西省油菜區(qū)試,2003-2004年平均畝產(chǎn)131.25公斤,比對照中油821增產(chǎn)5.17%;2004-2005年平均畝產(chǎn)119.52公斤,比對照中油雜2號減產(chǎn)2.34%。
適宜地區(qū):全省油菜產(chǎn)區(qū)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shù)要點:育苗移栽9月上中旬,直播9月下旬末至10月上旬播種,畝苗床播種量控制在350-400克。移栽葉齡5-6葉,根據(jù)天氣與幼苗生長情況適時移栽,一般在出苗后25-30天進行移栽。移栽適宜密度6000-9000株/畝,直播適宜密度10000-13000株/畝。畝施純氮10-15公斤,磷肥25-30公斤,鉀肥10-15公斤,重施底肥,追肥以活棵肥、開盤肥、臘肥三次施用為主,臘肥結(jié)合冬前中耕除草培土施用,看苗施用少量苔花肥。建議畝施硼肥0.5-0.75公斤。
辣 椒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椒2005001
品種名稱:黃鋒
選育單位:湖南亞華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種子種苗分公司
品種來源:5213-6×6302雜交選配的雜交辣椒組合
審定情況:2005年3月通過江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苗期長勢較強,早熟,株高52.7厘米,開展度61.3厘米,始花節(jié)位7-12節(jié),分枝力強,葉色綠,果呈羊角形,果色稍偏黃綠,果長12.4厘米,果橫徑2.2厘米,果肉厚0.22厘米,單果重19.1克,果面光滑,青果色綠,抗病抗逆性較強。田間病死株率7.9%,低于對照。該品種植株生長穩(wěn)健,整齊一致,果長,果實肉質(zhì)風(fēng)味較好,青果、紅果宜鮮食,果空腔小,耐貯運。
產(chǎn)量表現(xiàn): 2003-2004年參加江西省辣椒區(qū)試,2003年平均每畝總產(chǎn)量2237.3公斤,比對照贛豐五號減產(chǎn)1.4%;2004年平均每畝總產(chǎn)量2359.4公斤,比對照贛豐五號增產(chǎn)5.50%。
適宜地區(qū):江西省辣型辣椒種植區(qū)種植。
栽培技術(shù)要點:一般于10月底-翌年元月上旬播種,大棚或小拱棚育苗,每畝用種量為40克,稀播勻播。幼苗6-8葉時即可選晴天定植。株行距為15.0×17.5寸,適當密植,深溝窄畦,單株雙行栽植,每畝栽植3000株左右。要求中等以上肥力土壤,畝施入腐熟廄肥3000公斤,餅肥150公斤,三元素復(fù)合肥75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該品種生長勢強,需肥量大。定植后至開花前追施0.5%復(fù)合肥水2-3次提苗;對椒座果后至植株封行前結(jié)合培土行間條溝畝施復(fù)合肥50公斤,每次采摘后用稀糞水加復(fù)合肥液,追施一次,以確保樹勢不早衰。苗期注意防治猝倒病、立枯病,定植后防瘡痂病、疫病、病毒病和煙青蟲,蚜蟲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