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棉2009001
品種名稱:華雜棉4號
轉基因生物名稱:H-05-1
選育單位: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品種來源: B11×119-1雜交選配的雜交抗蟲棉組合
審定情況:2009年3月通過江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轉基因品種。全生育期128.7天,與對照泗抗3號相當。該品種出苗較好,子葉小,莖桿少茸毛,桃中等,鈴卵圓形有尖嘴,乳白花藥。植株高大,株高123.7厘米,單株結鈴38.5個,單鈴重5.3克,霜前花率94.7%,衣分42.6%,衣指7.5克,籽指9.9克。纖維品質(zhì)(HVICC標準):平均長度29.2 mm,整齊度84.8%,比強度30.5cN/tex,伸長率為6.8%,馬克隆值為5.0,反射率為73.1%,黃度為8.6,紡紗均勻性指數(shù)為140.3??菸∠鄬怪?4.1。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6-2007年參加江西省棉花區(qū)域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chǎn)皮棉139.6公斤,比對照泗抗3號減產(chǎn)1.34%;2007年平均畝產(chǎn)皮棉105.0公斤,比對照泗抗3號增產(chǎn)2.54%。兩年平均畝產(chǎn)122.3公斤, 比對照泗抗3號增產(chǎn)0.6%。
適宜地區(qū):全省棉花產(chǎn)區(qū)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4月上旬搶晴天播種,每缽1-2粒,薄膜覆蓋育苗。苗齡控制在2-3片真葉移栽,在肥力中等田塊畝定植1500株左右。畝施農(nóng)家肥1000公斤,純氮15公斤,磷肥7公斤,鉀肥15公斤,氮、磷、鉀比大約為1:0.5:1,硼砂1公斤。按照“底肥足、苗肥輕、蕾肥穩(wěn)、花鈴肥重、桃花補”的原則,合理施用,延長有效結鈴期。蕾期每畝用縮節(jié)銨0.5-1克,花期和花鈴期每畝用縮節(jié)胺2-3克進行化學調(diào)控,把株高控制在125厘米左右。重點防治蚜蟲、紅蜘蛛、肓蝽蟓等害蟲。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棉2009002
品種名稱:亞華棉10號
轉基因生物名稱:Y10號
選育單位:湖南亞華棉花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C27×C19雜交選配的雜交抗蟲棉組合
審定情況:2009年3月通過江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轉基因品種。全生育期128.8 天,比對照泗抗3號遲熟1.6天。該品種出苗較好,子葉中等,葉色深,莖桿有茸毛,桃大,近圓形,乳白花藥。植株高大,株高128.1厘米,單株結鈴31.6個,單鈴重6.5克,霜前花率88.9%,衣分41.8%,衣指8.4克,籽指11.5克。纖維品質(zhì)(HVICC標準):平均長度32.0 mm,整齊度85.2%,比強度32.1cN/tex,伸長率為6.6%,馬克隆值為5.0,反射率為73.6%,黃度為8.0,紡紗均勻性指數(shù)為153.1??菸∠鄬怪?.4。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7-2008年參加江西省棉花區(qū)域試驗,2007年平均畝產(chǎn)皮棉92.3公斤,比對照泗抗3號減產(chǎn)4.0%;2008年平均畝產(chǎn)皮棉114.6公斤,比對照泗抗3號減產(chǎn)4.4%。兩年平均畝產(chǎn)103.5公斤, 比對照泗抗3號減產(chǎn)4.2%。
適宜地區(qū):全省棉花產(chǎn)區(qū)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4月上、中旬搶晴天播種,薄膜覆蓋育苗。每畝移栽密度1200-1300株,行距1米。施足底肥,輕施苗肥,穩(wěn)施蕾肥,重施花鈴肥,補施蓋頂肥。其中底肥、蕾肥、花鈴肥以農(nóng)家肥、復合肥和枯餅肥為主,苗肥和蓋頂肥以氮肥為主。合理化控,使用縮節(jié)銨調(diào)控生長,應遵循“少量多次,加次不加量,變色不變型”的方法進行,一般畝用量7-9克。主要防治蚜蟲、肓蝽蟓和紅蜘蛛等害蟲。
油 菜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油2009001
品種名稱:中油雜14號
選育單位: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98A×54516雜交選配的雜交油菜組合
審定情況:2009年3月通過江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屬甘藍型半冬性雙低油菜。全生育期201.1天,比對照中油雜2號早熟2.5天。該品種豐產(chǎn)、適應性均較好,生長勢強、主序角數(shù)多。株高158.4厘米,分枝高度50.2厘米,一次分枝7.4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305.2個,每角粒數(shù)19.2粒,千粒重3.57克。硫甙萄糖甙含量20.2µmol/g,芥酸含量0.41%,含油量43.7%。菌核病病株率17.33%,病指9.2,菌核病發(fā)病略差于對照。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6-2008年參加江西省油菜區(qū)域試驗,2006-2007年度平均畝產(chǎn)155.21公斤,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chǎn)3.10%,不顯著;2007-2008年度平均畝產(chǎn)138.57公斤,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chǎn)5.42%,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chǎn)146.89公斤,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chǎn)4.18%。
適宜地區(qū):全省各地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育苗移栽于9月上、中旬播種,直播于9月下旬播種。直播田塊密度每畝 1.3萬株左右,移栽田塊密度每畝1萬株左右。每畝施復合肥50公斤、尿素10公斤、硼砂1.5公斤作底肥,苗、苔期每畝各追施尿素8公斤。抽苔期每畝噴施0.2%的硼砂溶液50公斤預防油菜花而不實。注意防治蚜蟲和菜青蟲,在重病區(qū)注意防治菌核病。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油2009002
品種名稱:華油雜16號
選育單位: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品種來源:8086A×L-6275雜交選配的雜交油菜組合
審定情況:2009年3月通過江西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屬甘藍型半冬性雙低油菜。全生育期202.2天,比對照中油雜2號早熟1.3天。該品種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適應性好,生長勢強、一致性均較好。株高167.0厘米,分枝高度70.7厘米,一次分枝7.6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300.9個,每角粒數(shù)21.6粒,千粒重4.43克。硫甙葡萄糖甙含量17.2µmol/g,芥酸含量0.38%,含油量42.0%。菌核病病株率14.58%,病指7.19,菌核病發(fā)病與對照相當。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6-2008年參加江西省油菜區(qū)域試驗,2006-2007年度平均畝產(chǎn)158.37公斤,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chǎn)5.92%,不顯著;2007-2008年度平均畝產(chǎn)151.48公斤,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chǎn)15.24%,極顯著。兩年平均畝產(chǎn)154.93公斤,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chǎn)10.28%。
適宜地區(qū):全省各地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育苗移栽于9月15-20日播種,直播于9月25-10月5日播種。育苗移栽每畝0.3公斤-0.4公斤,直播每畝播種0.5公斤-0.6公斤。幼苗6-7葉時移栽,苗齡25-30天,移栽密度每畝0.6-0.8萬株。施足基肥,早追苗肥,重施臘肥。每畝施純氮14公斤,五氧化二磷11公斤,氧化鉀11公斤,硼肥0.5公斤作底肥。防漬,防旱,中耕除草2-3次。冬前防治蚜蟲和菜青蟲,春后注意清溝排水,花期防治菌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