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晉審綠(認)2008001
申報單位:山西省良種引繁中心
選育單位:山西省良種引繁中心
品種來源:從汾陽縣綠豆農(nóng)家品種“串地龍”中系選而成,原名“金綠1號”。
特征特性:幼莖紫色,葉片肥大、深綠色,株形直立,生長整齊,生長勢強,株高57.7cm,莖綠色,單株分枝3.8個,花淡黃色,有限結莢習性,成熟莢黑色,單株莢數(shù)16.6個,單莢粒數(shù)9.2個,百粒重6.2g,籽粒明綠,有光澤,長圓柱形。生育期107.3天,田間有病毒病發(fā)生。
品質分析:農(nóng)業(yè)部谷物品質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粗蛋白(干基)含量25.89%,粗脂肪(干基)含量0.89%,粗淀粉(干基)含量53.29%。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綠豆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chǎn)70.0kg,比對照晉綠豆1號增產(chǎn)26.7%,居參試品種第一位,4個點全部增產(chǎn);2007年平均畝產(chǎn)64.5 kg,比對照晉綠豆1號增產(chǎn)7.1%,3個點全部增產(chǎn)。兩年平均畝產(chǎn)67.2kg,比對照晉綠豆1號增產(chǎn)16.5%。
栽培要點:畝留苗8000~12000株。有條件的地區(qū)在現(xiàn)蕾期和花莢期各灌水一次,在苗期和盛花期注意排澇。在農(nóng)家肥不足的情況下,施肥應掌握少施氮肥、重施磷肥、區(qū)別施用鉀肥,并提倡施用鉬肥和生物肥料;視田間長勢、土壤肥力來確定是否追肥,若需追肥一般在初花期進行。病蟲害防治應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應優(yōu)先采用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學合理地使用化學防治。
適宜區(qū)域:山西省中北部春播,南部復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