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晉審谷(認)2008003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谷子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谷子研究所
品種來源:高146A×K103。高146A來源于高度雄性不育系長10A;K103來源于DSB553×晉谷21號。
特征特性:幼苗葉片、葉鞘均為綠色,生長較整齊。主莖高156.2cm,生長健壯,生長勢強,花期集中、灌漿速度快。主穗長25.1cm,穗圓筒形,穗碼松緊度中等,剛毛短,穗粒重26.8g,千粒重3.12g,白谷黃米,米色黃亮。生育期120.3天,綜合農藝性狀較好,豐產性好,田間有零星紅葉病發(fā)生。
品質分析:農業(yè)部谷物品質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粗蛋白(干基) 含量11.33%,粗脂肪(干基) 含量2.72%,直鏈淀粉/脫脂樣品(干基) 含量22.28%,賴氨酸(干基)含量0.21%,膠稠度124mm,糊化溫度(堿消指數(shù)) 4,維生素B1含量0.50 mg/100g。
產量表現(xiàn):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區(qū)雜交種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250.5kg,比對照晉谷34號增產17.7%,居參試品種第一位,7個點全部增產,增產點100%;2007年平均畝產366.6kg,比對照晉谷34號增產15.6%,居參試品種第一位,6個試點5個點增產,增產點83.3%;兩年平均畝產308.5kg,比對照晉谷34號增產16.4%,兩年13個試點12個點增產,增產點數(shù)92%。
栽培要點:在施足農家肥基礎上,一般畝施25kg硝酸磷肥作底肥,一次深施,生育期間不追肥。5月中旬至下旬為適宜播期,畝播量不得小于1kg。出苗后在幼苗3~4葉期噴專用除草劑一次,每畝藥劑用量為200g,兌水約30~40kg,均勻噴施,噴藥應選擇晴天,無風,若噴藥后12小時下雨,須重新噴藥。噴藥后假雜種停止生長,7~10天后,生長點腐爛而枯萎,而真雜種對除草劑具有明顯的抗性,生長正常,葉色濃綠,此時定苗,畝留苗2萬株。定苗后及時噴殺鉆心蟲農藥。生育期間中耕除草兩次。
適宜區(qū)域: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