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甘審薯2008001
品種名稱:臨薯16號
選育單位:臨夏州農(nóng)科所
品種來源:以臨薯3號作母本,瑪古拉作父本雜交選育而成,原代號臨15-1。
特征特性:幼苗生長勢強,株形直立,株高90厘米,結(jié)薯集中,商品薯率90% 以上;塊莖扁圓形,黃皮白肉,表皮較光滑,芽眼數(shù)和深度中等,含粗淀粉16.54%,干物質(zhì)23.5%,還原糖0.45%,粗蛋白2.464%,維生素C17.4毫克/100克;生育期115天左右,中晚熟。高抗晚疫病,對卷葉病毒病有較好的田間抗性。
產(chǎn)量表現(xiàn):在2001-2003年甘肅省馬鈴薯品種區(qū)試中,平均畝產(chǎn)1382.2公斤,比統(tǒng)一對照渭薯1號增產(chǎn)30.76%,比當(dāng)?shù)貙φ赵霎a(chǎn)3.05%。
栽培要點:播期4月上、中旬為宜。密度,一般田塊4000?4500株/畝,旱薄地3500?4000株/畝為宜。
適應(yīng)范圍:適宜在我省天水、臨夏、宕昌等地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