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成豇6號
申請者:成都市農林科學院
育種者:成都市農林科學院
品種來源:以山東濰坊大江長龍5號優(yōu)選株系(170)為母本、極早熟品種p-3為父本,雜交后系統(tǒng)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極早熟,從播種到始收約50天,全生育期約100天。植株蔓生、蔓長3.5~4米,主蔓結莢為主;葉片深綠色、中等大、長卵菱形;始花節(jié)位第1~3節(jié)、花冠紫色、每花序成莢2~3對;嫩莢深綠色、長圓條形帶中縫,平均莢長68.3厘米,單莢質量26.8克;種子腎形、種皮淺紅褐色、百粒重約21.5克。
品質:豆莢粗纖維含量1.6%、干物質含量9.7%、可溶性糖含量0.06%、維生素C含量15.6毫克/100克、粗蛋白質含量1.71%。
抗性:苗期接種鑒定抗根腐病,田間表現較抗病毒病。
產量表現:2019~2020年兩年多點試驗平均前期產量1447公斤/畝,比對照正源青豇豆增產125.2%;平均總產量2146公斤/畝,比對照正源青豇豆增產9.4%。
栽培技術要點:①適時播種,合理密植:四川地區(qū)早春設施栽培2月上中旬播種;露地栽培3~7月直播。畝用種量1.5~2公斤。稀窩密株相結合,按照1500~1800稀窩、每窩5~6株栽培。②合理運用肥水:重施底肥,合理追肥,每采收1~2次追施磷酸二氫鉀5公斤和氮肥(尿素10公斤);田間注意排灌,不能積水。③田間管理:及時搭架引蔓,不要在露水未干或下雨進行,避免蔓葉折斷。注意整枝打杈;定期清除田間雜草。④病蟲害防治:播前注意防治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蟲;苗期注意防治根腐病和枯萎?。簧L中期注意防治銹病、白粉??;結莢期注意防治豆莢螟、蚜蟲等蟲害。⑤及時采收:根據商品性狀與市場需求及時采收,采收洗凈雙手與采摘工具。
適宜種植區(qū)域及季節(jié):適宜在四川豇豆主產區(qū)栽培;早春大棚2月上中旬播種,露地3~7月播種。
注意事項(品種缺陷、風險及防范措施):①該品種始花節(jié)位低,應及時采收避免影響商品性;②結莢率高、需肥量大,追肥以速效性肥料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