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興育131
申 請 者:興安盟興安粳稻優(yōu)質(zhì)品種科技研究所
育 種 者:興安盟興安粳稻優(yōu)質(zhì)品種科技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今谷09-11為母本,墾豐213為父本,進行人工雜交后,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44天,比對照吉玉粳早1天。株型收斂,平均株高104厘米,平均分蘗3.9個。散穗,平均穗長19.3厘米,平均穗粒數(shù)112.7粒,結(jié)實率93.7%。籽粒長粒、有長芒,穎殼及穎尖黃色,千粒重25.1克。抗性鑒定,抗葉瘟病,中抗穗頸瘟病。品質(zhì)分析,整精米率66.7%,堊白粒率4.0%,堊白度2.9%,長/寬2.4,粗蛋白7.70%,直鏈淀粉含量17.50%,膠稠度80.5mm。食味評價81分。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6年參加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590.7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3.8%;2017年參加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568.5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9.3%;2018年參加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589.7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0.8%。
栽培技術(shù)要點:4月上旬播種,播種量機播每盤折干籽115克左右。5月中下旬插秧,株距13厘米-15厘米,行距30厘米-33厘米,每穴5-6苗。公頃施純氮120-130千克,純磷50-60千克,純鉀80-90千克,按底肥、蘗肥、穗肥5:3:2比例,分3次施肥,并配合適量的硅、鋅、鈣、鎂、硼、鐵、錳、鉬、銅等中微量元素。有效掌握“底肥足、蘗肥早、穗肥巧”的原則。采取分蘗期淺,孕穗期深,籽粒灌漿期淺的灌溉方法。
注意事項:水層管理以干濕間歇灌溉為主;及時去除田埂及周邊荒地雜草切斷病蟲來源;灌漿期噴施葉面肥促進籽粒飽滿,提高出米率;全生育期注意防治各種病、蟲、草害。
審定意見:通過審定,適宜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10℃活動積溫2650℃以上地區(qū)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