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品種來源:從成都市金馬河流域的優(yōu)良野生蓬莪術資源中系統(tǒng)選育出的新品系,基原為姜科植物蓬莪術(Curcuma phaeocaulis Val.)。
⑶特征特性:生長周期約220天,栽種后約25天出苗。株高170~210厘米。根莖卵圓形塊狀,肉質(zhì),肥大;側生圓柱狀分枝,根細長,末端膨大成長卵形塊根。葉基生,葉片長橢圓形或狹卵形,長12~35厘米,寬7~12厘米,葉脈中部具紫色暈;葉柄下延成鞘狀。穗狀花序長約15厘米,具梗,花密集;苞片卵圓形,頂端苞片亮紅色;花萼白色,具3鈍齒;花冠裂片3,1片較大,唇瓣圓形,淡黃色,先端3淺裂,中間裂瓣先端微缺。蒴果卵狀三角形,光滑。種子長圓形,具假種皮?;ㄆ?~5月。
⑷內(nèi)在品質(zhì):經(jīng)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院檢測,干燥塊根水分7.9%,總灰分6.1%;干燥根莖吸光度為1.07,水分10.4%,總灰分5.6%,酸不溶性灰分0.6%,浸出物23.4%,揮發(fā)油含量為1.6%(ml/g),符合《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規(guī)定。
⑸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4~2015年多點試驗,根莖平均畝產(chǎn)520.61公斤,比對照增產(chǎn)21.86%;塊根平均畝產(chǎn)194.65公斤,比對照增產(chǎn)18.57%。2015年生產(chǎn)試驗,根莖平均畝產(chǎn)539.76公斤,比對照增產(chǎn)22.40%;塊根平均畝產(chǎn)204.26公斤,比對照增產(chǎn)19.87%。
⑹栽培要點:①栽種:5月上中旬栽種;選直徑20毫米、長度50毫米以上的二頭、三頭的直根莖或直徑15毫米、長度70毫米以上的大子姜作種姜;行距45~50厘米、窩距40~45厘米,每窩放1個1~2級種姜、2個3~4級種姜。②施肥:每畝施腐熟堆肥1000公斤、尿素4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作基肥。追肥3次,第一次在7月上旬,每畝施腐熟人畜糞尿水1000~1500公斤,也可施碳銨或尿素30~40公斤;第二7月底到8月初,每畝施復合肥70~90公斤;第三次在8月中下旬,每畝施腐熟農(nóng)家肥2500~3000公斤、磷酸二氫鉀25~30公斤。③田間管理:追肥前進行淺耕除草;干旱時及時灌水,雨季清溝排水。④采收加工:當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下旬采收,采挖后將根莖和塊根分開,分別除去泥沙和須根后洗凈,蒸煮至透心后烘干,干燥溫度不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