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 寧審麥2015001
品種來源 甘肅省農業(yè)科學院小麥研究所以Flansers/蘭天10號雜交后系選而成,寧夏豐禾種苗有限公司引入我區(qū)。
特征特性 幼苗半匍匐,葉色深綠,葉片較寬,株型緊湊,株高94cm,越冬率92.1%,穗長方形,無芒,白殼,穗長8cm,每穗31粒,籽粒紅色、卵圓形、角質,千粒重43g。2013年農業(yè)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80g/L,粗蛋白(干基)13.96%,降落值235s,濕面筋30.0%,沉降值30.0ml,吸水量62.9%,面團形成時間3.7min,面團穩(wěn)定時間2.1min,粉質質量指數47mm,弱化度162F.U,評價值45,最大拉伸阻力150E.U,延伸性184mm,能量38.8cm2,R/E比值0.81。
冬性,生育期284-293天,較對照中引6號早熟0-5天,屬中早熟品種。田間高抗條銹病和白粉病。該品種穗層整齊,穗大粒多,豐產性好,抗寒、抗旱、抗青干。
適宜地區(qū)及產量水平 適宜寧夏南部山區(qū)川水地及二陰區(qū)旱地種植。
2011-2012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404.99kg,較對照中引6號增產18.43%,極顯著;2012-2013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385.27kg,較對照平均值增產5.37%,極顯著;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395.1kg,平均增產11.9%。2012-201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79.52kg,較對照中引6號增產21.64%。
栽培技術要點 (1)適宜播期:二陰區(qū)旱地9月上中旬,川水地9月中下旬。(2)適宜密度:二陰區(qū)旱地畝播35.0-38.0萬粒,畝保苗33.0-36.0萬株;川水地畝播40.0-42.0萬粒,畝保苗38.0-40.0萬株。(3)施肥:播前畝基施農家肥3000kg以上,二銨10-15kg,尿素10kg;返青后畝深施二銨10kg,尿素7.5kg。(4)加強田間管理:12月中旬冬灌一次,4月下旬至5月上旬灌水一次;孕穗期至抽穗期結合葉面追肥噴藥,防小麥銹病和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