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豫花27號
審定編號:豫審花2014005
申請單位: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育種人員:張新友、湯豐收、董文召、臧秀旺、張忠信等
品種來源:遠雜9711-13 /豫花9620
特征特性:屬直立疏枝型,連續(xù)開花,生育期124-129天。主莖高35.9-45.6cm,側枝長38.8-48.9cm,總分枝6.5-7.4條;結果枝5.0-5.9條,單株飽果數7.2-7.4個;葉片濃綠色、橢圓形、中;莢果普通型,果嘴微銳,網紋細、稍深,縮縊稍淺,百果重266.5-279.5g;籽仁橢圓形、種皮粉紅色,百仁重114.2-119.8g,出仁率70.8-72.4%。
抗病鑒定:2011年經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抗網斑?。?/span>2級),感葉斑?。?/span>6級),中抗病毒?。òl(fā)病率30%),抗根腐?。òl(fā)病率13%);2012年鑒定:抗網斑?。?/span>2級),中抗葉斑?。?/span>5級),中抗病毒?。òl(fā)病率24%),抗根腐病(發(fā)病率16%)。
品質分析:2011年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測試:粗脂肪含量53.99%,蛋白質含量20.91%,油酸含量43.2%,亞油酸含量35.2%,油酸亞油酸比值(O/L)1.23。2012年測試:粗脂肪含量57.59%,蛋白質含量19.13%,油酸含量41.2% ,亞油酸含量37.4%,油酸亞油酸比值(O/L) 1.10。
產量表現:2011年河南省麥套花生區(qū)域試驗,9點匯總,莢果8點增產,1點減產,籽仁7點增產,2點減產,平均畝產莢果332.1kg,籽仁235.4kg,莢果、籽仁分別比對照豫花15號增產7.5%和8.1%,莢果增產極顯著,莢果、籽仁分別居13個參試品種的第2、1位。2012年續(xù)試,6點匯總,莢果6點全部增產,籽仁5點增產,1點減產,平均畝產莢果391.5kg,籽仁283.9kg,莢果、籽仁分別比對照豫花15號增產7.5%和6.6%,莢果增產極顯著,莢果、籽仁分居16個參試品種的第8、5位。
2013年河南省麥套花生生產試驗,7點匯總,莢果全部增產,籽仁6點增產,1點減產,平均畝產莢果394.1kg、籽仁278.9kg,分別比對照豫花15號增產9.6%和9.5%,莢果、籽仁均居7個參試品種的第3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春播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麥壟套種于5月15日左右(麥收前10~15天)播種,每畝9000-11000穴,每穴2粒。
2、田間管理:春播花生播種前應施足底肥,麥壟套種花生苗期要及早追肥,促苗早發(fā);高水肥地塊或雨水充足年份要控制旺長,當株高在35cm左右時,應噴灑植物生長抑制劑,防止倒伏;注意防治蚜蟲、棉鈴蟲、蠐螬等害蟲危害;及時收獲,以免影響花生產量和品質。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花生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各地春播或麥壟套種花生產區(qū)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