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10
品種名稱:灃油679
選育單位: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20A×ZHR2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細胞質(zhì)雄性不育三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17天,比對照中油雜2號早熟2天。葉深綠色,葉柄較短,裂葉3~4對,葉緣呈鋸齒狀,花黃色、覆瓦狀重疊。角果斜生,籽粒黑色、圓形。株高167.7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6.5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64.7個,每角粒數(shù)19.7粒,千粒重3.81克。菌核病發(fā)病率8.17%,病指5.89,病毒病發(fā)病率0.81%,病指0.55,中感菌核??;抗倒性較強。籽粒含油量42.16%,芥酸含量0.0%,餅粕硫苷含量17.32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年度參加長江中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161.0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7.6%;2012~2013年度續(xù)試,平均畝產(chǎn)201.8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1%;兩年平均畝產(chǎn)181.8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3%。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177.9千克,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chǎn)4.0%。
栽培技術(shù)要點:1.育苗移栽9月上中旬播種,苗齡30天;直播10月上中旬播種,畝播種量0.2~0.25千克。2.畝種植密度,移栽6000~8000株、直播20000~30000株。3.畝施45%復合肥30千克作底肥、10千克作追肥,底肥加施硼肥1千克。4.注意防治菌核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湖北、湖南、江西冬油菜區(qū)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