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桂審藥2012001號
品種名稱:桂斛1號
選育單位:廣西農業(yè)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廣西植物組培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從廣西西林縣那佐苗族鄉(xiāng)鐵皮石斛野生種子實生苗后代群體經過多年篩選優(yōu)良單株,并結合生物技術培育而成。
特征特性:蘭科石斛屬鐵皮石斛品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須根系,根發(fā)于肉質莖基,埋入基質中的為白色,外露根常為綠色,無根毛,常跟某些菌根真菌共生盤爪于碎石或爛樹皮表層。莖叢生,圓柱形,不分枝,具多節(jié),中部莖直徑在4.0~7.2mm,株高常在15~60cm,中上部節(jié)間常形成黑節(jié),剝開葉鞘,莖壁上具有紫紅色斑點(塊),似鐵銹。葉互生,葉二列,葉片長橢圓形,先端急尖并略有鉤轉,平均中部葉長約4.3 cm,平均中部葉寬約1.6cm,葉鞘環(huán)抱莖,葉及葉鞘帶有紫紅色斑點(塊),葉鞘上伴有7~8條線狀條紋,幼苗時期呈現(xiàn)血絲狀??偁罨ㄐ蛑谇o段,花苞片干膜質,萼片和花瓣淡黃綠色,披針形,唇瓣明顯散裂,唇盤具紫色斑塊,合蕊柱,花粉粒結合為花粉塊,藥帽黃色,長卵狀三角形。一般4-6月份開花,花期2~3個月。蒴果縱裂,每個果實中含有上萬顆粉狀種子,多數(shù)無胚乳,種子一般在9-11月份成熟,成熟種子為黃色。生鮮樣多糖含量28.0—35.9%。
產量表現(xiàn):2006年9月在容縣、桂平與南寧大棚試種組培苗分別為5.1萬株、6.0萬株、4.2萬株,2008年3月第一次采收,產量分別為178.6kg/畝、217.5 kg/畝、152.2 kg/畝。2009年3 ~4月第二次采收,產量分別291.4 kg/畝、342.1 kg/畝、268.8 kg/畝。2010年9~10月第三次采收,產量分別為302.5 kg/畝、355.4 kg/畝、314.1 kg/畝。2011年廣西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在桂平麻垌驗收,平均畝產鮮莖197.8kg。
栽培要點:1、以大棚苗床或盆栽為主,要求配備遮陽網、薄膜、噴霧設施。2、基質要求保濕透水、通氣、無毒的松樹皮、木糠、苔蘚及碎磚片等。3、以年平均氣溫在16~19oC,年相對濕度在50%~80%,海拔在300~800米為最佳生長區(qū)。4、最佳栽種時間為3~6月份。種植密度株行距為8~10cm×10~13cm,每畝約栽3.0~4.0萬叢種苗,也可進行盆栽,每盆栽種2~4叢,每叢為2~4株苗。5、基質可混合5%~10%的消毒好的農家肥,栽種成活后,可噴施葉面肥,以腐殖酸類、農家肥水等有機肥為主,堅持“少量多次、前輕后重”的原則。 5、防治病蟲害。保持環(huán)境清潔;加強通風透光和適當控制水肥;及時移除病株殘體及病株處的基質;做好防病蟲工作。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通則,通過審定,可在鐵皮石斛桂南、桂東鐵皮石斛野生區(qū)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