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育單位:南充市農業(yè)科學院
(2)品種來源:936-10-2/836-22
(3)特征特性:該品系屬中間型早熟中小粒種。株型直立,連續(xù)開花。主莖高37.0厘米,側枝長42.4厘米,單株總枝數(shù)8.0個,單株結果數(shù)22.3個。莢果普通形,百果重167.0克,百仁重75.2克,出仁率79.3%。籽仁含油量49.6%,蛋白質含量25.2%,油酸含量61.6%,油亞比(O/L)值2.73。全生育期125天左右。中抗葉斑病和銹病,抗旱性和抗倒性強。
(4)產量表現(xiàn):在2008、2009兩年10點次試驗中,該品系增產點7個,莢果平均畝產304.50公斤,比對照天府14號增產7.28%。
在2010年的生產試驗中,該品系5點試驗點點增產。莢果平均畝產259.5公斤,比對照天府14號增產14.37%。
(5)栽培要點:3月下旬到5月上旬播種為宜。適合在肥力中等以上、土質疏松的地塊種植。每畝8000-12000穴,雙粒穴播。每畝施N 5-6公斤、P2O5 5-6公斤、K2O4-7公斤。坡臺地重氮輕鉀、沖積潮沙土重鉀輕氮。施足基肥,苗期追施一定數(shù)量的速效肥。底肥做到種肥隔離,追肥要在初花期前施用。及時防治病蟲害和防除雜草。成熟后及時收獲。
(6)適宜種植地區(qū):四川非青枯病花生產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