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甜408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8034
選育單位:珠海市鮮美種苗發(fā)展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新美XM-04/新美XM-33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生育期75~76天,比粵甜3號遲熟3~4天。植株高大壯旺,整齊緊湊,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株高220~245厘米,穗位高65~77厘米,穗長20.5厘米左右,穗粗5.1~5.3厘米,禿頂長1.2~1.6厘米,單苞鮮重358~400克,單穗凈重285~298克,千粒重384~388克,出籽率70.88%~70.91%,一級果穗率84%~85%??扇苄蕴呛?2.48%~32.00%,果皮厚75.9~79.8微米,適口性評分分別為87.5分和87.2分。果穗粗大、籽粒飽滿,排列整齊,色澤鮮亮。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田間表現(xiàn)高抗莖腐病。
產量表現(xiàn):2005、2006兩年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1194.2公斤和1104.8公斤,比對照種粵甜3號增產25.4%和24.37%,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
栽培技術要點:⑴與其他玉米分開種植,以免串粉;⑵基肥每畝施過磷酸鈣50公斤,復合肥15公斤,腐熟的有機肥1000公斤;⑶春、夏植每畝2500株,秋季3000株;⑷苗期注意防治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喇叭口期和授粉完畢后在植株生長點和花絲上投放BT粉與敵百蟲的木糠拌劑;⑸授粉后20~25天可以收獲。
制種技術要點:⑴秋季制種于7月前后播種;⑵制種田的空間隔離500米以上,或錯開播種期1個月。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新美甜408為甜玉米單交種。植株生長勢旺,秋植生育期比對照種粵甜3號遲3~4天。豐產性好,比對照種增產達極顯著水平,可溶性糖含量22.5%~32.0%。果皮較薄,適口性和商品性較好,品質較優(yōu)。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抗倒性較強。適宜我省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新美香糯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8035
選育單位:珠海市鮮美種苗發(fā)展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XMN82-5-12-1-16-8-3-7/XMN31-12-9-21-4-1-8-2
特征特性:糯玉米單交種。植株矮壯,整齊緊湊,株葉形態(tài)好,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生育期84~85天,比香白糯遲熟1~2天。植株高184~185厘米,穗位高64~66厘米,穗長18.7~19.0厘米,穗粗4.8~5.0厘米,禿頂長1.0厘米左右。單苞鮮重279~287克,單穗凈重207~215克,千粒重318~328克,出籽率67.44%~68.73%,一級果穗率87.6%~90%。果穗錐型,籽粒白色,果穗禿頂短,籽粒飽滿,排列整齊,穗形美觀,商品性好。直鏈淀粉含量2.87%~3.37%,果皮厚度測定值71.26~76.2微米,適口性評分分別為86.8和88.5分。糯性好,果皮較薄,適口性好,品質評價優(yōu)等??共⌒越臃N鑒定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田間表現(xiàn)抗至高抗莖腐病。豐產性和適應性好,抗倒性較強。
產量表現(xiàn):2006、2007兩年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905.73公斤和890.8公斤,比對照種香白糯分別增產19.19%和18.50%,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
栽培技術要點:⑴嚴格隔離,防止串粉;⑵重施基肥和攻苞肥,適施苗肥和壯稈肥;⑶大喇叭口至心葉末期用Bt粉灌心防治玉米螟;⑷畝植3300~3800株;⑸授粉后18~23天便可采收。
制種技術要點:⑴畝植3300~3800株;⑵繁制種田與其它玉米隔離500米或錯開花期20天以上;⑶春制父本比母本晚播7天,秋制父本比母本晚播5天;⑷嚴格除雜去劣,及時、干凈、徹底去雄;⑸父、母本種子分開收獲、涼曬、搬運、貯存。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新美香糯為糯玉米單交種。植株矮壯,生育期比對照種香白糯遲熟1~2天。豐產性好,比對照品種增產達極顯著水平。果皮較薄,品質優(yōu),直鏈淀粉含量2.9%~3.4%。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田間表現(xiàn)抗莖腐病,抗倒性較強。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裕糯3號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8036
選育單位:遵義裕農種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播州糯-1/京花糯-1
特征特性:糯玉米單交種。生育期79~82天,比香白糯早熟3天。植株高大壯旺,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植株高212厘米左右,穗位高82~83厘米,穗長18.9~19.1厘米,穗粗4.9~5.1厘米,禿頂長1.2~1.8厘米。單苞鮮重282~296克,單穗凈重217~228克,千粒重315~320克,出籽率64.06%~66.13%,一級果穗80.0%~85%。果穗筒型,籽粒白色,直鏈淀粉含量3.36%~3.48%,果皮厚度測定值74.81~84.5微米,適口性評分分別為85.7分和85分。糯性較好,果皮較薄,適口性較好,品質評價較優(yōu),豐產性和適應性好??共⌒越臃N鑒定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田間表現(xiàn)抗莖腐病??沟剐灾械取?/P>
產量表現(xiàn):2006、2007兩年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890.31公斤和887.8公斤,比對照種香白糯增產17.16%和18.11%,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
栽培技術要點:⑴隔離種植,防止串粉;⑵每畝種3000~3500株;⑶基肥每畝施復合肥20公斤,土雜肥1000公斤;⑷深培土以防倒伏;⑸苗期應防地老虎,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⑹授粉后18~23天采收。
制種技術要點:⑴嚴格隔離,制種田與其它玉米隔離500米或錯開花期20天以上;⑵每畝種4000~4500株;⑶本地春制父本比母本晚播7天,南方秋制父本比母本晚播4天;⑷注意調節(jié)父母本花期,授粉前要除雜去劣,清除雜株,及時去雄;⑸父、母本種子分開收獲、涼曬、貯運、保存。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裕糯3號為糯玉米單交種。生育期比對照種香白糯早熟3天。植株生長勢旺,豐產性好,產量比對照種增產達極顯著水平。直鏈淀粉含量3.4%~3.5%,果皮較薄,適口性較好,品質較優(yōu)。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田間表現(xiàn)抗莖腐病。適宜我省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仲糯2號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8037
選育單位:仲愷農業(yè)技術學院農業(yè)與園林學院
品種來源:wx24/白糯13
特征特性:糯玉米單交種。植株矮壯,株形緊湊,整齊度好,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生育期83~85天,比香白糯遲熟2~3天。植株高194~195厘米,穗位高76~82厘米,穗長18.2~19.1厘米,穗粗4.6~4.7厘米,禿頂長2.0~2.2厘米。單苞鮮重251~253克,單穗凈重194~207克,千粒重290~348克,出籽率65.98%~72.95%,一級果穗率70.38%~73.8%。果穗筒型,籽粒飽滿、白色,糯性較好,直鏈淀粉含量1.94%,果皮厚度測定值75.0微米,適口性評分86.5分。豐產性、適應性和適口性較好,品質較優(yōu)。抗病性接種鑒定抗紋枯病,中抗小斑病,田間表現(xiàn)抗莖腐病??沟剐暂^強。
產量表現(xiàn):2003、2006兩年春造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808.0公斤和836.51公斤,比對照種香白糯分別增產15.64%和10.08%,增產均達顯著水平。
栽培技術要點:⑴適宜水田、旱坡地種植;⑵忌在500米之內種植其它類型的玉米;⑶中上肥力畝植3200~3400株,中等肥力3000~3200株,高肥力3500株;⑷早施苗肥(3.5葉),重視拔節(jié)肥(施放35%左右),重施穗肥(10~11葉,45%~55%),⑸抽雄前10天不再施用任何化學農藥,授粉后(乳熟至乳熟末期)約20~30天均可收獲鮮食。
制種的技術要點:⑴按寬1.2米(包溝)起畦,平整畦面;⑵父母本同期播種,母本播后3天可在地邊角再播少量父本;⑶父母本行比1:4~5,每畦種兩行,行距33~40厘米;⑷母本畝植4000~4200株,父本畝植800~900株左右;⑸加強人工輔助授粉。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仲糯2號為糯玉米單交種。植株矮壯,株形緊湊。生育期比香白糯遲熟2~3天。豐產性好,比對照種增產達顯著水平。直鏈淀粉含量1.9%,適口性較好,品質較優(yōu)??辜y枯病,中抗小斑病,田間表現(xiàn)抗莖腐病??沟剐暂^強。適宜我省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華玉8號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8038
選育單位:華南農業(yè)大學農學院
品種來源:巴西黃選-2/粵農9號選-5
特征特性:普通玉米單交種。生育期短,植株壯旺緊湊,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熟色好。早熟,全生育期101~102天,比對照種早熟2~3天。植株高235~245厘米,穗位高87~100厘米。穗長19.2~19.5厘米,穗粗4.9厘米左右,禿頂長1.2~2.2厘米。果穗筒型,籽粒金黃色,硬粒型,千粒重較大,出籽率較高,穗粒重154~162克,千粒重296~341克,出籽率70.25%~80.96%??共⌒越臃N鑒定抗紋枯病,中抗小斑??;田間表現(xiàn)高抗莖腐病。抗倒性較強,品質優(yōu),屬早熟、優(yōu)質組合。
產量表現(xiàn):2006、2007年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分別為407.60公斤和509.46公斤,2006年比對照種農大108減產4.86%,減產不顯著。2007年比對照種增產9.19%,增產未達顯著水平。
栽培技術要點:⑴春植2月下旬至3月中旬播種,畝植3000~3500株,秋植播種7月下旬至8月上旬,畝植3500~4000株;⑵施肥比例:苗肥占20%、拔節(jié)肥占25%、功苞肥占30%、粒肥占5%,地力中等田每畝施100斤復合肥和30斤尿素,地力差的每畝施土雜肥800~1000公斤,混漚12%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鋅0.50~0.75公斤。
制種技術要點:選用高純度父母本自交系,行比1:4種植,秋季生產種子,父本比母本早播5~7天左右,父、母本親本自交系嚴格隔離自交,提純、繁殖。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華玉8號為普通玉米單交種。生育期比對照種農大108早熟2~3天。生長勢強。產量與對照種相當。果穗長粗,出籽率70.6%~81.0%。硬粒型??辜y枯病,中抗小斑病,田間表現(xiàn)高抗莖腐病??沟剐暂^強。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瑞珍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8006
選育單位:珠海錦田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華珍H04-3/暹T05-4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74~78天,比粵甜3號遲熟2~3天。植株壯旺,株形緊湊,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株高219~220厘米,穗位高81~83厘米,穗長19.8~19.9厘米,穗粗4.9~5.0厘米,禿頂長1.3~1.5厘米,單苞鮮重306~334克,單穗凈重252~258克,千粒重402~403克,出籽率69.77%~72.22%,一級果穗率85%~86%。果穗筒型、美觀,籽粒淡黃色,粒大飽滿??扇苄蕴呛?6.4%~28.5%,果皮厚度測定值71.4~74.5微米,適口性評分分別為86.8分和88.2分。商品性好,適口性較好,品質較優(yōu)??共⌒越臃N鑒定抗紋枯病,中抗小斑?。惶镩g表現(xiàn)高抗紋枯病,抗大、小斑病和莖腐病??沟沽^強。
產量表現(xiàn):2006、2007兩年秋季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963.9公斤和1013.13公斤,比對照種粵甜3號增產10.62%和9.49%,2006年增產達顯著水平,2007年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007年秋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苞1060.3公斤,比對照種增產5.69%。
栽培技術要點:⑴種植區(qū)應與其它玉米隔離300米以上,或錯開播種時間25天以上;⑵省內春播2~4月,采用育苗移栽,秋播7~9月,采用直播,畝用種量0.5公斤左右;⑶畦寬1.2米包溝,雙行植,每畝種植株數(shù)3200株左右;⑷授粉后20天左右收獲。
制種技術要點:⑴制種田與其它玉米地相隔800米以上,或錯開播種期30天以上;⑵父本比母本早播3天左右,行比1:4為宜;⑶及時去雄,母本可帶1~2葉去雄;⑷苗期、營養(yǎng)生長期、花期、收獲期嚴格除雜去劣,遇陰雨天氣要進行人工輔助授粉。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瑞珍為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比粵甜3號遲熟2~3天。豐產性好,可溶性糖含量26.42%~28.51%,果皮較薄,適口性好,品質較優(yōu)。抗紋枯病,中抗小斑病,抗倒力較強。適合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新美甜608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8007
選育單位:珠海市鮮美種苗發(fā)展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新美9203-8/新美M18-9221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74~79天,比粵甜3號遲熟2~4天。植株壯旺,整齊緊湊,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株高211~218厘米,穗位高73~79厘米,穗長20.2~21.1厘米,穗粗5.0~5.3厘米,禿頂長1.8~2.3厘米,單苞鮮重320~380克,單穗凈重245~289克,千粒重325~385克,出籽率69.39%~72.32%,一級果穗率80%~87%。果穗筒型,籽粒黃色,果穗長粗,籽粒飽滿??扇苄蕴呛?2.4%~24.8%,果皮厚度測定值65.4~73.1微米,適口性評分分別為88.0分和87.0分。適口性較好,品質較優(yōu)。抗病性接種鑒定高抗紋枯病,中抗小斑病;田間表現(xiàn)高抗紋枯病,抗大、小斑病和莖腐病。
產量表現(xiàn):2006、2007兩年秋季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1015.8公斤、1100.58公斤,比對照種粵甜3號增產14.35%和18.94%,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2007年秋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苞1139.5公斤,比對照種增產13.59%。
栽培技術要點:⑴隔離種植:種植地與其他玉米隔離500米以上;⑵合理密植:每畝種植3000~3200株;⑶水肥管理:重施基肥和攻苞肥,適施苗肥和壯稈肥,吐絲授粉后,生育期內保持田間持水量70%~80%;⑷蟲害防治:大喇叭口至心葉末期按常規(guī)抓緊用Bt粉灌心防治玉米螟2~3次;⑸及時收獲:授粉后18~20天采收。
制種技術要點:⑴繁制種田與其它玉米隔離500米以上,或錯開播期20天以上;⑵秋季制種父本比母本早播3天,畝植3300~3800株;⑶做好除雜去劣,清除雜株、弱株、遲株、疑問株或果穗;⑷采用人工去雄和人工輔助授粉,去雄要及時、干凈、徹底;⑸父母本種子分開采收、晾曬和貯運。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新美甜608為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比粵甜3號遲熟2~4天。豐產性突出,可溶性糖含量22.4%~24.8%,果皮較薄,適口性較好。高抗紋枯病,中抗小斑病。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珠玉2號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8008
選育單位:珠海市農業(yè)科學研究中心
品種來源:珠選GT-101/珠選GT-99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73~78天,比粵甜3號遲熟1~3天。植株壯旺、株型緊湊,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株高210~216厘米,穗位高75~78厘米,穗長19.8~19.9厘米,穗粗4.9~5.1厘米,禿頂長1.5厘米左右,單苞鮮重288~340克,單穗凈重230~257克,千粒重369~395克,出籽率70.43%~71.21%,一級果穗率85%左右。果穗筒型、美觀,籽粒淡黃色,粒大飽滿。可溶性糖含量26.5%~27.2%。果皮厚度測定值78.0~81.7微米,適口性評分分別為86.5分和88.1分。商品性好,適口性較好,品質較優(yōu)??共⌒越臃N鑒定抗紋枯病,中抗小斑??;田間表現(xiàn)高抗紋枯病,抗大、小斑病和莖腐病??沟沽^強。
產量表現(xiàn):2006、2007兩年秋季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942.8公斤和1014.04公斤,比對照種粵甜3號增產6.14%和9.59%,2006年增產未達顯著水平,2007年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007年秋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苞1064.6公斤,比對照種增產6.12%。
栽培技術要點:⑴與其他玉米隔離500米以上,或錯開播期30天;⑵春播2~3月,秋播7~8月。畦寬1.3米,行距6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畝3000~3500株;⑶幼苗和喇叭口期注意防治螻蛄、粘蟲、螟蟲、夜蛾;⑷授粉后20~25采收。
制種技術要點:⑴繁制種田與其它玉米隔離500米以上,或錯開播期20天以上;⑵父本早播4~5天;⑶父母本行比1:8,行距40~50厘米;⑷母本畝植3500株,父本800株左右。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珠玉2號為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比粵甜3號遲熟1~3天。豐產性較好,可溶性糖含量26.5%~27.2%,果皮中等,適口性較好,抗倒力較強。抗紋枯病,中抗小斑病。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福甜18號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8009
選育單位:廣州市綠霸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ASV01-2-3-6-5-9-8/ASV18-5-3-2-6-7-9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74~79天,比粵甜3號遲熟2~4天。植株壯旺,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株高207~210厘米,穗位高73~75厘米,穗長21.2~21.7厘米,穗粗5.1厘米左右,禿頂長1.8~2.3厘米,單苞鮮重320~354克,單穗凈重245~269克,千粒重323~362克,出籽率69.39%~69.89%,一級果穗率80%~83%。果穗筒型、長粗,籽粒黃色、飽滿。可溶性糖含量22.3%,果皮厚度測定值71.9~74.1微米,適口性評分分別為82.5分和86.7分。適口性較好,品質較優(yōu)??共⌒越臃N鑒定中抗紋枯病和小斑?。惶镩g表現(xiàn)抗紋枯病、大、小斑病和莖腐病??沟沽^強。
產量表現(xiàn):2006、2007兩年秋季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998.9公斤和1060.64公斤,比對照種粵甜3號增產12.45%和14.62%,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2007年秋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苞1156.6公斤,比對照種增產15.29%。
栽培技術要點:⑴嚴格隔離:玉米地周圍500米以上不得種植其它類型的玉米;⑵培育壯苗:廣州地區(qū)春植2~4月、秋植7~8月播種,每畝用種量1~1.5公斤,畝植3000~3500株;⑶吐絲期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一般授粉后20天左右采收。
制種技術要點:⑴制種田應與其他玉米隔離500米以上,或錯開花期20天以上;⑵父母本行比為1:4~1:5為宜,父本比母本早播5天;⑶雙行植,父本株距30厘米,母本株距25厘米;⑷加強人工授粉,并注意做好母本去雄,父、母本除雜、除劣和親本提純工作;⑸授粉后20天左右采收。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福甜18號為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比粵甜3號遲熟2~4天。豐產性突出,可溶性糖含量22.3%,果皮較薄,適口性較好,品質較優(yōu)。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抗倒力較強。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金華13號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8010
選育者:覃劍秋 黃金虹
申請審定單位:廣州市種子進出口公司
品種來源:金5M/華選9804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74~80天,比粵甜3號遲熟2~5天。植株壯旺,整齊緊湊,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株高209~220厘米,穗位高74~78厘米,穗長20.9~22.0厘米,穗粗4.9~5.3厘米,禿頂長1.6~2.2厘米,單苞鮮重323~372克,單穗凈重256~292克,千粒重382~418克,出籽率68.75%~71.58%,一級果穗率82%~84%。果穗筒型、長粗,籽粒黃色,粒大飽滿。可溶性糖含量22.6%~27.5%,果皮厚度測定值71.8~76.7微米,適口性評分分別為84.0分和86.0分。適口性較好,品質較優(yōu)??共⌒越臃N鑒定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田間表現(xiàn)抗紋枯病、莖腐病和大、小斑病。
產量表現(xiàn):2006、2007兩年秋季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1026.6公斤和1121.91公斤,分別比對照種粵甜3號增產15.57%和21.24%,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2007年秋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苞1162.2公斤,比對照種增產15.85%。
栽培技術要點:嚴格隔離,防止串粉;畝植3200株左右為宜。
制種技術要點:⑴與其它玉米隔離500米或錯開花期20天以上;⑵父母本自交系按1:4種植;⑶廣東以秋季制種為佳,父本播2期,分別比母本遲播3天、5天。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金華13號為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比粵甜3號遲熟2~5天。豐產性突出,可溶性糖含量22.6%~27.5%,果皮中等,適口性較好,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抗倒力較強。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田蜜3號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8011
選育單位:廣州市田園農業(yè)科技研究中心
品種來源:庫爾-15/蜜泰-8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73~77天,比粵甜3號遲熟1~2天。植株矮壯,整齊緊湊,株葉形態(tài)好,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株高193~196厘米,穗位高63~68厘米,穗長20.2~20.4厘米,穗粗5.2~5.3厘米,禿頂長1.2~1.5厘米,單苞鮮重313~346克,單穗凈重266~267克,千粒重423~450克,出籽率66.67%~68.42%,一級果穗率85%~92%。果穗筒型、長粗,籽粒黃白相間,粒大飽滿??扇苄蕴呛?5.1%~26.5%,果皮厚度測定值80.1~82.7微米,適口性評分分別為87.4分和86.5分。適口性較好,品質較優(yōu)??共⌒越臃N鑒定抗紋枯病,中抗小斑??;田間表現(xiàn)抗紋枯病、大、小斑病和莖腐病??沟沽^強。
產量表現(xiàn):2006、2007兩年秋季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963.7公斤和1049.91公斤,比對照種粵甜3號增產10.59%和13.46%,2006年增產未達顯著水平,2007年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007年秋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苞1074.7公斤,比對照種增產7.13%。
栽培技術要點:⑴隔離種植:與其它玉米隔離300米以上;⑵合理施肥:重施基肥和攻苞肥,適施苗肥和壯稈肥,巧施粒肥;⑶蟲害防治:及早防治地下害蟲,大喇叭口至心葉末期按常規(guī)抓緊灌心防治玉米螟2~3次;⑷合理密植:每畝3000~3500株;⑸適時收獲:一般授粉后18~23天收獲。
制種技術要點:⑴嚴格隔離:制種田周圍500米內禁止種植其它玉米,或錯開播種20天以上;⑵除雜去雄:苗期、拔節(jié)期、抽雄前、收獲后嚴格除雜去劣,清除雜株、弱株、遲株、疑問株或果穗。去雄要及時、徹底、干凈,帶雄穗運走或深埋處理;⑶父母本分開收獲、晾曬、貯運。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田蜜3號為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比粵甜3號遲熟1~2天。豐產性較好,可溶性糖含量25.1%~26.5%,果皮中等,適口性和品質較好??辜y枯病,中抗小斑病,抗倒力較強。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華美甜168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8012
選育單位:華南農業(yè)大學科技實業(yè)發(fā)展總公司
品種來源:H100/H068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74~79天,比粵甜3號遲熟2~4天。植株壯旺緊湊,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株高216~218厘米,穗位高81~83厘米,穗長19.6~19.7厘米,穗粗4.9~5.2厘米,禿頂長0.9~1.5厘米,單苞鮮重306~343克,單穗凈重256~258克,千粒重394~398克,出籽率69.53%~71.71%,一級果穗率85%~86%。果穗筒型、美觀,禿頂較短,籽粒淡黃色,粒大飽滿。可溶性糖含量24.9%~30.5%,果皮厚度測定值73.9~74.7微米,適口性評分分別為85.7分和88.0分。商品性好,適口性較好,品質較優(yōu)。抗病性接種鑒定中抗紋枯病和小斑?。惶镩g表現(xiàn)抗紋枯病、大、小斑病和莖腐病??沟沽^強。
產量表現(xiàn):2006、2007兩年秋季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966.0公斤和1033.27公斤,比對照種粵甜3號分別增產10.86%和11.66%,2006年增產達顯著水平,2007年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007年秋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苞1079.2公斤,比對照種增產7.58%。
栽培技術要點:⑴周圍400米無其他玉米品種種植,以防止串粉;⑵畝植3500株左右,最好采用育苗移栽措施,一次保證夠苗,節(jié)省用種;⑶最佳采收期在授粉后20天左右,籽粒含水量為72%~73%為宜。
制種技術要點:⑴父本分兩期播種,1期父本比母本早播3~5天,2期父本與母本同播。⑵父母本行比1:4為好,種植規(guī)格行距60厘米,母本株距28厘米,父本株距25厘米。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華美甜168為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比粵甜3號遲熟2~4天。豐產性好,可溶性糖含量24.9%~30.5%,果皮較薄,適口性較好。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抗倒力較強。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廣甜6號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8013
選育單位:廣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泰珍Z33-2/美日Z20-8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74~80天,比粵甜3號遲熟2~5天。植株壯旺,株葉形態(tài)好,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株高207~210厘米,穗位高63~73厘米,穗長21.5~22.6厘米,穗粗5.0~5.2厘米,禿頂長1.8~2.0厘米,單苞鮮重336~376克,單穗凈重272~290克,千粒重382~402克,出籽率68.28%~68.38%,一級果穗率83%。果穗筒型、長粗,籽粒淡黃色,粒大飽滿??扇苄蕴呛?7.3%~27.4%,果皮厚度測定值69.2~78.8微米,適口性評分分別為86.5分和86.6分。適口性較好,品質較優(yōu)??共⌒越臃N鑒定中抗紋枯病和小斑?。惶镩g表現(xiàn)抗紋枯病、莖腐病和大、小斑病??沟沽^強。
產量表現(xiàn):2006、2007兩年秋季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975.0公斤和1101.56公斤,比對照種粵甜3號增產11.89%和19.04%,2006年增產達顯著水平,2007年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007年秋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苞1119.2公斤,比對照種增產11.56%。
栽培技術要點:⑴隔離種植:種植田與其它玉米隔離300米以上;⑵合理密植:每畝種植3000~3300株為宜;⑶合理施肥:重施基肥和攻苞肥,適施苗肥和壯稈肥,生育期內保持土壤潮潤;⑷蟲害防治:大喇叭口至心葉末期按常規(guī)抓緊灌心防治玉米螟2~3次;⑸適時收獲;授粉后18~21天收獲。
制種技術要點:⑴錯開播種25天或與其它玉米保持距離500米以上;⑵父本比母本晚播4~7天,隔3天后播第二批。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廣甜6號為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比粵甜3號遲熟2~5天。豐產性好,可溶性糖含量27.3%~27.4%,果皮中等,適口性較好。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抗倒力較強。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田蜜5號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8014
選育單位:廣州市田園農業(yè)科技研究中心
品種來源:華珍-7/白美人-1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73~77天,比粵甜3號遲熟1~2天。植株壯旺,整齊緊湊,株葉形態(tài)好,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株高200~209厘米,穗位高68~70厘米,穗長20.1~20.5厘米,穗粗5.0~5.1厘米,禿頂長1.2~1.6厘米,單苞鮮重310~346克,單穗凈重263~274克,千粒重354~380克,出籽率68.44%~71.53%,一級果穗率82%~91%。果穗筒型、長粗、美觀,籽粒淡黃色、飽滿??扇苄蕴呛?7.8%~28.6%,果皮厚度測定值75.9~80.5微米,適口性評分分別為83.0分和85.5分。商品性好,適口性較好,品質較優(yōu)??共⌒越臃N鑒定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田間表現(xiàn)抗紋枯病、大、小斑病和莖腐病??沟沽^強。
產量表現(xiàn):2006、2007兩年秋季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936.8公斤和1046.67公斤,比對照種粵甜3號分別增產7.51%和13.11%,2006年增產未達顯著水平,2007年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007年秋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苞1102.9公斤,比對照種增產9.94%。
栽培技術要點:參照田蜜3號。
制種技術要點:⑴嚴格選點: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繁制種;⑵隔離種植:制種田與其它玉米隔離500米以上或錯開播期20天以上;⑶除雜去雄:苗期、拔節(jié)期、抽雄前、收獲后嚴格除雜去劣,清除雜株、弱株、遲株、疑問株或果穗。去雄要及時、徹底、干凈,帶雄穗運走或深埋處理;⑷父母本分開收獲、晾曬、貯運;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田蜜5號為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比粵甜3號遲熟1~2天。豐產性較好,可溶性糖含量27.8%~28.6%,果皮中等,適口性較好。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抗倒力較強。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粵甜16號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8015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華珍-3/C5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75~78天,比粵甜3號遲熟3天左右。植株壯旺,整齊緊湊,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株高218~230厘米,穗位高81~83厘米,穗長19.9~20.5厘米,穗粗5.3~5.5厘米,禿頂長0.7~1.5厘米,單苞鮮重356~366克,單穗凈重280~290克,千粒重388~393克,出籽率68.28%~70.71%,一級果穗率85%~87%。果穗筒型、粗大,籽粒淡黃色、飽滿??扇苄蕴呛?5.7%~29.7%,果皮厚度測定值72.3~78.6微米,適口性評分分別為86.5分和88.0分。適口性較好,品質較優(yōu)。抗病性接種鑒定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田間表現(xiàn)抗紋枯病、大、小斑病和莖腐病。
產量表現(xiàn):2006、2007兩年秋季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1076.0公斤和1097.71公斤,比對照種粵甜3號分別增產21.13%和18.63%,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2007年秋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苞1137.0公斤,比對照種增產13.34%。
栽培技術要點:⑴嚴格隔離,防止串粉;⑵中等肥力及中等上肥力田塊畝植3200~3600株;⑶最佳采收期在授粉后20~25天。
制種技術要點:⑴與其它玉米隔離500米或錯開花期20天以上;⑵父本與母本同期播種,或過3~4天在邊角地再播少量父本(約1/3),以增加花粉量和延長散粉期;⑶父母本行比為1:8;每畦種兩行,行距40~50厘米,母本畝植4000株,父本畝植800株左右。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粵甜16號為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比粵甜3號遲熟3天左右。豐產性突出,可溶性糖含量25.7%~29.7%,果皮中等,適口性較好。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美糯2號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8016
選育單位:廣東穗美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穗系NY111/美NY211
特征特性:糯玉米單交種。春植全生育期82~84天,與香白糯相當。植株矮壯,整齊緊湊,株葉形態(tài)好,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株高190~195厘米,穗位高55~56厘米,穗長20.4~20.8厘米,穗粗4.6厘米左右,禿頂長0.8~0.9厘米。單苞鮮重282~295克,單穗凈重220~233克,千粒重349~368克,出籽率70.04%~70.82%,一級果穗率85%~85.3%。果穗錐型,禿頂短,籽粒黃色、飽滿,千粒重大,出籽率高。直鏈淀粉含量3.2%~4.0%,果皮厚度測定值75.68~84.60微米,適口性評分分別為84.5和86.0分。糯性和適口性較好,品質較優(yōu)??共⌒越臃N鑒定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田間表現(xiàn)抗紋枯病、莖腐病和大、小斑病。適應性好,抗倒力較強。
產量表現(xiàn):2006、2007兩年春季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912.64公斤和919.0公斤,比對照種香白糯增產20.10%和22.25%,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2007年春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苞934.5公斤,比對照種增產15.24%。
栽培技術要點:⑴注意隔離:與其它玉米地隔離400米以上;⑵適時播種:春播2~3月,秋播7~9月;⑶精細播種,一次全苗,可采用直播或育苗;⑷合理密植:每畝以4000株為宜;⑸及時防治玉米螟:小喇叭口期至抽雄前用Bt粉點心2~3次;⑸適時收獲:授粉后20~22天采收。
制種技術要點:(1)選擇排灌和隔離條件良好的制種田;(2)合理安排父母本播期,母本比父本提前4天播種;(3)種植規(guī)格:父母本行比1:4,行距60厘米,母本株距25厘米,父本株距23厘米;(4)人工輔助授粉。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美糯2號為糯玉米單交種。春植全生育期與香白糯相當。豐產性突出,直鏈淀粉含量3.2%~4.0%,果皮較薄,糯性和適應性好。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抗倒力較強。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白云2號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8017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品種來源:粵引京糯(WW1)/粵引臺糯(WW19)
特征特性:糯玉米單交種。春植全生育期84~85天,比香白糯遲熟1~2天。植株高大壯旺,生長勢較強。株高211~216厘米,穗位高65~77厘米,穗長21.2~21.4厘米,穗粗4.8~4.9厘米,禿頂長1.6厘米左右。單苞鮮重301~328克,單穗凈重235~257克,千粒重303~310克,出籽率62.90%~65.76%,一級果穗率80.1%~82%。果穗筒型、長粗,籽粒白色。直鏈淀粉含量3.5%~3.9%,果皮厚度測定值72.60~81.5微米,適口性評分分別為81.6分和85.4分。適口性較好,品質較優(yōu)??共⌒越臃N鑒定中抗紋枯病,感小斑病;田間表現(xiàn)中抗紋枯病和大、小斑病,抗莖腐病。抗倒力較強。
產量表現(xiàn):2006、2007兩年春季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947.82公斤和963.5公斤,比對照種香白糯增產24.73%和28.18%,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2007年春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苞1054.5公斤,比對照種增產30.04%。
栽培技術要點:⑴畝植3000~3500株為宜;⑵施足基肥:高畦栽培,畦寬1.3~1.5米,雙行植,株距25~30厘米;⑶干籽直播,播后覆土2厘米左右;⑷4~5葉期定苗并培土、追氮肥,拔節(jié)及大喇叭口期及時增施磷、鉀肥;⑸吐絲期若遇不良天氣須進行人工輔助授粉;⑹生長中后期注意玉米螟及蚜蟲的防治。
制種技術要點:⑴親本繁殖圃及制種田隔離500米以上;⑵自交系要及時除雜,制種田母本在雄穗抽出前去雄;⑶制種田母本與父本種植比例為5:1,母本較父本提前播種3~5天;⑷陰雨天進行人工輔助授粉;⑸母本繁殖時注意防治葉斑病。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白云2號為糯玉米單交種。春植全生育期比香白糯遲熟1~2天。豐產性突出,直鏈淀粉含量3.5%~3.9%,果皮較薄,品質較優(yōu)。中抗紋枯病,感小斑病,抗倒力較強。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粵白糯3號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8018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N21-12/N31-30
特征特性:糯玉米單交種。春植全生育期85~86天,比香白糯遲熟2~3天。植株高大壯旺,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株高210~215厘米,穗位高76~79厘米,穗長19.3~19.7厘米,穗粗4.9厘米左右,禿頂長1.2~2.0厘米。單苞鮮重286~293克,單穗凈重232~236克,千粒重281~314克,出籽率66.81%~68.38%,一級果穗率78.0%~85%。果穗筒型、長粗,籽粒白色。直鏈淀粉含量2.7%~3.3%,果皮厚度測定值58.42~76.7微米,適口性評分分別為87.1分和88.0分。糯性較好,品質較優(yōu)??共⌒越臃N鑒定中抗紋枯病和小斑?。惶镩g表現(xiàn)抗紋枯病、莖腐病和大、小斑病。抗倒力較強。
產量表現(xiàn):2006、2007兩年春季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896.87公斤和869.6公斤,比對照種香白糯分別增產18.03%和15.69%,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2007年春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苞971.6公斤,比對照種增產19.82%。
栽培技術要點:⑴嚴格隔離,防止串粉;⑵中等及中等以上肥力田塊畝植3000~3300株;⑶最佳采收期一般在授粉后23天左右。
制種技術要點:⑴與其它玉米隔離500米或錯開花期20天以上;⑵父本與母本同期播種,或過3~4天在邊角地再播少量父本(約1/3),以增加花粉量和延長散粉期;⑶父母本行比為1:6;每畦種兩行,行距40~50厘米,株距26左右厘米,母本畝植3600株,父本畝植600株左右。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粵白糯3號為糯玉米單交種。春植全生育期比香白糯遲熟2~3天。豐產性突出,直鏈淀粉含量2.7%~3.3%,果皮較薄,適口性較好,品質較優(yōu)。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抗倒力較強。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中農玉99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8019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
品種來源:4-1/478
特征特性:普通玉米單交種。春植全生育期102~103天,比農大108早熟1~2天。植株壯旺緊湊,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熟色好。株高239~254厘米,穗位高85~100厘米。穗長19.6~20.4厘米,穗粗5.1厘米左右,禿頂長1.1~2.3厘米。果穗筒型、長粗,籽粒淡黃色,半馬齒型,千粒重較大,出籽率較高,穗粒重148~155克,千粒重288~345克,出籽率72.94%~78.54%。抗病性接種鑒定中抗紋枯病和小斑?。惶镩g表現(xiàn)中抗紋枯病和大、小斑病,高抗莖腐病??沟沽^強。
產量表現(xiàn):2006、2007兩年春季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分別為425.98公斤和493.30公斤,2006年與對照種農大108產量基本持平,2007年增產5.73%,增產未達顯著水平。2007年春季生產試驗平均505.4公斤,比對照種增產8.34%。
栽培技術要點:⑴適時播種:廣東春植播種時間2月下旬至3月中旬,畝植3000~3500株;秋植播種時間7月下旬至8月上旬,畝植3500~4000株;⑵合理施肥:每畝用復合肥100斤和尿素15斤。基肥每畝施土雜肥800~1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鋅0.50~0.75公斤;⑶精量播種,確保全苗,及時定苗,做到苗勻、苗壯、苗齊;⑷及時除草,防治病蟲害;⑸及時收獲、脫粒。
制種技術要點:⑴父本與母本同期播種,花期相遇80%以上,并保留20%的父本延遲5~7天播種;⑵每畝種植4000~4500株;⑶父母本行比4~6:1,也可反交,父母本行比4:1,父本與母本同期播種,父本花粉量稍小,并保留30%的父本延遲5~7天播種,畝植4500~5000株;⑷父、母本親本自交系嚴格隔離自交,提純、繁殖,按自交系典型性狀,嚴格田間去雜去劣。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中農玉99為普通玉米單交種。春植全生育期比農大108早熟1~2天。產量與對照種相當。出籽率較高,半馬齒型。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抗倒力較強。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