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國審大豆品種 錄入時間:2008-11-11 |
審定編號:國審豆2007001 品種名稱:汾豆60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經(jīng)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晉豆15號×晉豆25號 特征特性:該品種平均生育期102天,株高72.9厘米,有效分枝2.2個。單株有效莢數(shù)37.7個,單株粒數(shù)81.5個,單株粒重15.9g,百粒重20.1克。長圓葉,紫花,棕毛,亞有限結莢習性,株型收斂,抗倒性一般。2004年接種鑒定,高抗SMVSC3株系,高感SCN1號生理小種。平均粗蛋白質(zhì)含量40.99%,粗脂肪含量21.77%。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4年參加黃淮海北片夏大豆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182.9公斤,比對照早熟18增產(chǎn)5.9%(極顯著);2005年續(xù)試,平均畝產(chǎn)199.1公斤,比對照冀豆12增產(chǎn)2.9%(不顯著);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191.0公斤。2006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192.9公斤,比對照冀豆12增產(chǎn)0.64%。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中上等肥力地塊,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播種,畝保苗2.4萬株。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大豆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北京、河北石家莊及山東北部地區(qū)夏播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豆2007002 品種名稱:中黃42 選育單位: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誘處4號×錦豆33 特征特性:該品種平均生育期116天,株高71.1厘米,有效分枝0.9個。單株粒數(shù)62.0,百粒重27.2克。橢圓葉,紫花,灰毛,有限結莢習性。圓粒,具光澤。接種鑒定,抗SMVSC3、SC11和SC13株系,中感SC8株系,中感SCN1號生理小種。平均粗蛋白質(zhì)含量45.08%,粗脂肪含量19.23%。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4年參加黃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177.8公斤,比對照齊黃28增產(chǎn)2.1%(不顯著);2005年續(xù)試,平均畝產(chǎn)194.5公斤,比對照增產(chǎn)3.2%(極顯著);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186.1公斤,比對照增產(chǎn)2.7%。2006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171.7公斤,比對照增產(chǎn)8.68%。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在中上等肥力地區(qū)種植,畝保苗1.3萬株。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大豆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中部、山東濰坊和陜西關中地區(qū)夏播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豆2007003 品種名稱:中黃41 選育單位: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科豐14×科新3號 特征特性:該品種平均生育期108天,株高72.8厘米,有效分枝2.1個。單株粒數(shù)83.7粒,百粒重17.6克。卵圓葉,白花,灰毛,有限結莢習性。圓粒,微光。接種鑒定,抗SMVSC3株系,中抗SC8和SC11株系,中感SC13株系,中抗SCN1號生理小種。平均粗蛋白質(zhì)含量42.59%,粗脂肪含量19.46%。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5年參加黃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202.8公斤,比對照齊黃28增產(chǎn)7.7%(極顯著);2006年續(xù)試,平均畝產(chǎn)174.4公斤,比對照增產(chǎn)4.9%(極顯著);兩年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188.6公斤,比對照增產(chǎn)6.3%。2006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166.7公斤,比對照增產(chǎn)5.5%。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中、上等肥力地塊,適宜播期為6月中、上旬,畝保苗1.3萬株。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大豆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西部和北部、山東濟南和陜西關中地區(qū)夏播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