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國審油2008030
品種名稱:中雙11號
選育單位: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中雙9號/2F10)//26102
特征特性:該品種為半冬性甘藍型常規(guī)油菜品種,全生育期平均233.5天,與對照秦優(yōu)7號熟期相當。子葉腎臟形,苗期為半直立,葉片形狀為缺刻型,葉柄較長,葉肉較厚,葉色深綠,葉緣無鋸齒,有蠟粉,無刺毛,裂葉三對。花瓣較大,黃色,側疊。勻生型分枝類型,平均株高153.4厘米,一次有效分枝平均8.0個。抗裂莢性較好,平均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357.60個,每角粒數(shù)20.20粒,千粒重4.66g。種子黑色,圓形。區(qū)試田間調查,平均菌核病發(fā)病率12.88%、病指為6.96,病毒病發(fā)病率9.19%、病指為4.99。抗病鑒定結果為低抗菌核病。抗倒性較強。經(jīng)農(nóng)業(yè)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測試,平均芥酸含量0.0%,餅粕硫甙含量18.84μmol/g,含油量49.04%。
產(chǎn)量表現(xiàn): 2006-2007年度長江下游區(qū)試平均畝產(chǎn)177.92kg,比對照減產(chǎn)2.37%。2007-2008年度續(xù)試平均畝產(chǎn)156.54kg,比對照增產(chǎn)0.64%。兩年區(qū)試共17個試驗點,9個點增產(chǎn)8個點減產(chǎn),兩年平均畝產(chǎn)167.23kg,比對照秦優(yōu)7號減產(chǎn)0.98%。2007-2008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159.63kg,比對照秦優(yōu)7號減產(chǎn)3.58%。
栽培技術要點:1. 適時早播:長江下游地區(qū)育苗適宜播種期為9月中、下旬,10月中、下旬移栽;直播在9月下旬到10月初播種。2. 合理密植:在中等肥力水平下,育苗移栽合理密度為1.2-1.5萬株/畝,肥力較高水平時,密度1.0-1.2萬株/畝。直播可適當密植。3. 科學施肥:重施底肥,畝施復合肥50公斤;追施苗肥,于5-8片真葉時畝施尿素10-15公斤左右;必施硼肥,底施硼砂每畝1-1.5公斤,苔期噴施(濃度為0.2%)硼砂溶液。4. 防治病害:在重病區(qū)注意防治菌核病。于初花期后一周噴施菌核凈,用量為每畝100g菌核凈兌水50公斤。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江蘇省淮河以南、安徽省淮河以南、浙江省、上海市的冬油菜主產(chǎn)區(qū)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