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國審油2008009
品種名稱:華油雜13號
選育單位:華中農業(yè)大學
品種來源:195A×7-6
以往審定情況:2006年通過國家長江上游品種審定,2007年通過國家長江中游品種審定。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溫敏型波里馬細胞質不育兩系雜交種。全生育期平均231天,比對照秦優(yōu)7號早熟1.4天。幼苗直立,子葉腎臟形,苗期葉圓葉型,有蠟粉,葉深綠色,頂葉中等,有裂葉2-3對。莖綠色。黃花,花瓣相互重迭。種子黑褐色,近圓形。株型扇形較緊湊,中上部分枝類型,平均株高162.0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9.4個。平均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445.2個,每角粒數(shù)22.7粒,千粒重3.69克。區(qū)域試驗田間調查,平均菌核病發(fā)病率20.05%、病指12.00,病毒病發(fā)病率13. 97%、病指8.08。抗病鑒定綜合評價低感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沟剐灾械?。經農業(yè)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平均芥酸含量0.35%,餅粕硫苷含量20.94μmol/g,含油量44.33%。
產量表現(xiàn):2006-2007年度長江下游區(qū)試平均畝產182.61公斤,比對照秦優(yōu)7號增產6.36%。2007-2008年度續(xù)試,平均畝產182.35公斤,比對照秦優(yōu)7號增產17.22%。兩年區(qū)試平均畝產182.48公斤,比對照秦優(yōu)7號增產11.52%,兩年共17個試點,13個點增產4個點減產。2007-2008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67.67公斤,比對照秦優(yōu)7號增產8.54%。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育苗移栽宜在9月中下旬。2.栽培密度:育苗移栽每畝宜6000-8000株,直播每畝宜10000-12000株。3.合理施肥:80%肥作底肥,20%肥作追肥,追肥應以臘肥為主,每畝用1公斤硼肥作底肥。4.防蟲防?。夯ㄆ谧⒁夥乐尉瞬 ?/FONT>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江蘇省淮河以南、安徽省淮河以南、浙江省、上海市的冬油菜主產區(qū)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