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孟津區(qū)送莊鎮(zhèn)梁凹村的千余畝大棚袖珍西瓜進入大面積成熟期,瓜農正搶抓時機采摘西瓜,搶鮮上市。鄭占波 攝
如今正是西瓜大量上市的季節(jié)。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市場上銷售的重達10多斤甚至20多斤的大西瓜日漸稀少,大多是4斤左右的迷你型小西瓜,而且瓜瓤的顏色也不再是單純的紅色。
6月16日,省大宗水果產業(yè)技術體系西甜瓜崗位專家、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研究員徐志紅說,經過科研人員10多年的不懈努力,西瓜已經實現(xiàn)了“三變其身”:一是由地爬栽培改為立體栽培,讓西瓜秧往上長;二是由10多斤的大西瓜品種改為3至5斤的迷你小西瓜;三是由單一的紅色果肉變?yōu)槎喾N顏色的彩色西瓜。通過“三變”,西瓜身價倍增,瓜農畝均收入超過1.5萬元,也推動了我省西瓜產業(yè)的有效轉型。
對此,中牟縣韓寺鎮(zhèn)大洪村的瓜農們普遍稱贊:“變得好!”
53歲的校成林是大洪村的老瓜農,也是當?shù)赜忻奈鞴贤翆<?。他說:“過去種的都是滿地爬的大西瓜,誰種的西瓜長得大、產量高,就說明誰的本事大。”
2010年,徐志紅找到校成林,想讓他試種鄭州果樹研究所培育的小西瓜品種。“中不中,先試試。”校成林當即表態(tài),先種一行。
當年夏初,西瓜熟了,一品嘗,比大西瓜甜,附近群眾紛紛來打聽這是啥品種。
一看這勢頭,校成林第二年就把自己的8畝地全種成了小西瓜,當年的畝收入超過2萬元。此后幾年,鄭州果樹研究所多次在他的瓜地舉行觀摩會,介紹栽培技術,邀請附近的種植戶免費品嘗西瓜。正是在校成林的示范帶動下,當?shù)?ldquo;三變”西瓜的種植面積一年比一年大。
為什么西瓜個頭小了反而收益高了?徐志紅說,這是因為小西瓜符合市場需求,契合群眾的消費心理。
她解釋說,現(xiàn)在家庭一般是3至4口人,一個10多斤的大西瓜一次吃不完,放的時間長了又不新鮮,而小西瓜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同時,為了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又培育出黃色、紅黃相間、橘黃、深紅、淺紅等不同顏色瓜瓤的品種,這些品種也深受消費者喜愛。
在栽培技術上,改滿地爬為立體栽培,讓瓜秧往上長,每畝地能多種西瓜1000多株,畝產高達8000多斤,與種植大果型西瓜相比,平均每畝增收5000元以上。
我省是全國西瓜第一大產區(qū),栽培面積及產量占全國的近十分之一。徐志紅說,未來幾年,西瓜產業(yè)必將轉型升級,小果型西瓜立體種植的高峰即將到來,消費者將能吃到更多小巧玲瓏、香甜多汁的小西瓜,瓜農也將獲得更高收益。(記者 李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