墑是指土壤濕度。造墑,就是當土壤濕度達不到種子出苗標準時,人們采用播種前澆水來提高土壤墑情的一種栽培措施。
在寫這篇博文之前,我查看了一下山東省、河南省近期出版的小麥栽培類書籍,看看是否還有造墑“一說”。結果發(fā)現(xiàn)書中都說到了小麥“播種前澆水造墑”一事。且在河南省2010年出版的《河南小麥栽培學》(新編)版一書中,還說到了造墑的“四點好處”;特別是書中還有這樣一句話“墑情不足時,有灌溉條件地快,應抓住時機澆好底墑水,寧可澆水后趕在適宜播期的下限播種”……這說明,小麥播種前根據(jù)土壤和天氣情況來實施造墑是沒有過時、是一件被提倡、有積極作用的舉措。
現(xiàn)在說小麥播種前造墑“不晚”——
也只有現(xiàn)在能夠對照我們小麥田間不理想的出苗、和不理想小麥秋季生長等現(xiàn)象時說這些事兒才會更讓我們深有感觸,才會將小麥造墑播種真正引起我們的重視并納入小麥栽培管理措施中!
現(xiàn)在黃淮以北麥區(qū)的小麥大多已經(jīng)出苗或陸續(xù)進入越冬期了,按道理,此時已經(jīng)過了說“提倡造墑播種”的時期,但我卻還在此花一些時間來說此事,這就說明有說“此事”的必要。
干旱的季節(jié)、特殊的環(huán)境下應該造墑播種 ——
因為,今秋到初冬,黃淮北片和北部冬麥區(qū)降雨較少,小麥播種時墑情不足,播種后有些能夠出苗,有些勉強出苗,有些在等待下雨、等待澆水……總的來說,今年這些地區(qū)小麥出苗不如去年,也不如播種后就下了透雨的前兩年(所以,小麥播種之前和小麥播種之后看總的“天氣形勢”要可靠于變化不定的“陣雨”預報)。
澆“蒙頭水”和等待下雨的弊端——
①澆“蒙頭水”后表層土壤板結,影響出苗 今年秋季天氣就是有“個性”——從十月初的小麥播種季節(jié)直到十月底,晴好天氣多,小北風多,空氣干燥,沒有像往年這個季節(jié)一樣——隔三差五的陰天或霧霾。隔三差五陰天或霧霾增加了空氣濕度,讓那些澆過“蒙頭水”的麥田表土不會很快變干、變板結……但今年就不同,播種完“蒙頭水”澆上后,麥苗還沒有拱出土,地表就板結了。我們知道,沒出苗的麥田最怕土壤板結,因為一旦地表板結,正在拱土中的麥芽是拱不動形成板結“土殼”的,此時“土殼”下的麥芽會形成“勾頭”,也就是麥芽的頂端會朝著無法在出土的方向向下生長,這樣就全完了,幾乎沒有更好的措施補救,麥苗只能在出土途中形成“韭黃”,最終爛掉。如圖片1.
②澆“蒙 頭水”后地表龜裂嚴重影響小麥出苗和正常生長 “蒙頭水”澆后地表不龜裂的地塊少,嚴重的龜裂,會扯斷幼嫩的初生麥根兒、處在龜裂處的麥苗也會被“吊死”或停止生長。這樣的麥田即使是可以靠人工松土來緩解這些現(xiàn)象,但總體小麥生長效果會變差,原因是地表板結、土壤透氣性變差,低溫降低,形成計劃中的冬前壯苗困難。
③“蒙頭水”不及時,導致小麥出苗期錯后,影響冬前合理群體形成 沒有在小麥播種完就及時澆“蒙頭水”而是等看到小麥出苗不好再澆的麥田,因為澆水“不及時”,導致小麥出苗期錯后,同一塊麥田內小麥個體發(fā)育不一致,最終影響冬前合理群體形成,甚至還影響到了小麥田間整齊度。如圖3.
④ 麥田等待下雨的結果更糟 面對那些出苗不好的麥田 ,消極一點的人們還像往年一樣心存僥幸的在待下雨。而今年秋季就是特殊、就是雨少,這讓那些等雨的人們將小麥出苗時機白白的耽誤了,最終等來的是失望和補救措施下的“相當于晚播”。
小麥造墑播種的好處——
看似簡單的造墑,其效果卻表現(xiàn)出了與其它措施的很大不同,我們提倡節(jié)水,但必要的水還得澆!綜合效果好的水一定要澆! 澆好適宜的底墑水澆,不僅可以省下更多不必要的水,還會減少小麥種植者的操心和費勁,還會讓小麥生長的更好、更帶勁。
造墑播種具體好處有以下幾點:
①主壤水分充足種子吸水快、發(fā)芽快 ,出苗齊全和能及時出苗;
② 土壤水分充足初生根數(shù)目多,根系多會向縱深處發(fā)展,從而增強植株的抗旱和抗倒伏能力;
③土壤水分充足小麥幼苗生長快,分蘗發(fā)生早多,這是大孽形成或有效分蘗形成關鍵;
④小麥播種后直到冬前,沒有澆水就不會造成土壤板結和龜裂,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土壤水分養(yǎng)分損失、提高地溫,還減少了由于龜裂造成的死苗等。
圖1.澆水后地表板結,幼牙拱土費勁形成彎曲或勾頭。
圖2.“蒙頭水”后地表出現(xiàn)嚴重的龜裂。
圖3.“蒙頭水”錯后造成出苗不一致,冬前群體難達到要求。
圖4.造墑播種的出苗——出苗齊全、及時。
圖5.造墑播種的麥田——冬前苗壯、群體合理。
(來源:麥S,原名宋印明,中國種業(yè)商務網(wǎng)特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