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雪是一種自然降水現(xiàn)象,但若說起“干雪”與“濕雪”及“雨凇”的區(qū)別,恐怕知道的人不多。
雪還有干、濕之分嗎?
雪花的直徑,一般都在1~3毫米,而我們見到的在空中飄舞著的大雪片,則是雪花在降落過程中,互相融合、互相黏附而形成的。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不難發(fā)現(xiàn),每當隆冬季節(jié)降雪的時候,我們經(jīng)??吹铰湓谠鹤永?、屋頂上的雪,非常散落,稍有風就會被吹走,掉在衣服和帽子上的雪花,也是一抖摟即落下。這種雪沒有黏性,落在屋頂和衣服上不留濕痕,因為它們?nèi)怯?ldquo;冰”構成的,里面沒有水,所以是“干”的。天氣越冷,雪花越小,這種現(xiàn)象也就越明顯。而在春末冬初之際的降雪,有時就不容易被風吹走,有黏性,在地面和衣服上都留有濕痕,這種雪里面含有水滴,是“濕”的,通常又叫它“雨夾雪”。
“干雪”和“濕雪”分別是怎么形成的呢?
簡言之,就是由于降雪時的空氣溫度所決定的。我們知道了雪花是由冰晶構成的,只有空氣溫度在0℃以下的時候,冰晶才不會融化。因為它是從高空降落下來的,有的雪花在降落的途中,氣層的溫度始終在0℃以下,這就使得它們能夠以雪花的姿態(tài),降落到地面而成為“干雪”;當氣層的溫度高于0℃時,它們就不得不變換雪花的姿態(tài),融為水滴而降落,這就是雨;也有的時候,高空的溫度在0℃以下,但在接近地面時,卻遇到一層不很厚的稍高于0℃的氣層,雪花落入后還未來得及全部融化便落到地面了。于是就成為半融狀態(tài)的“濕雪”了;而若高空的溫度較高,降下來的是雨滴,但在近地層氣溫又低于0℃時,落下來的則是凍雨,這種凍雨在地面上結成的冰粒便是“雨凇”了。